site logo: www.tvsmo.com

執行出狀況 金改政策打折扣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麗珠/特稿 以「興利」為主軸的二次金改,竟被外界當成「圖利財團」,甚至成了政府查弊重心,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絕不是金融改革不重要,而是財團取巧,想混水摸魚,加上相關官員把關時充滿太多灰色地帶,使財團誤以為「頭過身就過」;現在,政府藉由中信金案試圖挽回威信,是好事一樁;只是,若要真正遏止不守秩序的財團,遊戲規則透明化及官員道德操守的建立,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猶記得,一次金改的亮麗成績單,因政府提供了稅賦支持,整體金融機構在短短二年之內打銷了上兆元的逾期放款,體質好轉,第一階段的「除弊」成果豐碩,得到正面評價。政府乘勝追擊,希望讓國內金融機構大型化、國際化,提出了以興利為主軸的二次金改。

由於二次金改旨在將金融機構導向大型化,併購成了最快手段,公股減半的改革大旗一揮,政府宣示的時間壓力,讓財團喜上眉梢,不是先回家提升自家體質,而是先比誰家口袋深、內線多、人脈豐。此時,政府高官若不嚴守份際,難免引起官商勾結的耳語,政府威信就逐漸蕩然無存,財團也更肆無忌憚。

不良示範 馬未利益迴避

例如,台北市長馬英九,二○○二年將台北市民的金雞母—台北銀行(已改名台北富邦)以換股方式併入富邦金前,曾不避嫌出入富邦招待所「餐敘」,當時,連同屬泛藍陣營的新黨議員都看不過去,痛批馬未掌握利益迴避原則,無怪乎,馬英九怎麼解釋,都無法抹去民眾對此事涉嫌圖利財團的質疑。

此外,中信證券動用集團壽險資金以極少數資金,取得中華開發經營主導權,公股也只能事後補救;中信金插旗兆豐金,讓公股在董監改選很難看,勞動政院以「補破網」方式才平息物議,凡此種種,財團財大氣粗的模樣固然讓人生氣;但是,一手掌握集中市場交易資訊的政府相關單位,竟然沒在財團試圖動手前,給予警告,難道不需要檢討?

積極查弊 政府應硬起來

現在,政府要硬起來,要查弊,就要展現魄力,是秋後算帳也好,是政治角力也罷,終究得稟持一個原則,就是為人民造福,讓民眾對政府重拾信心。對於涉及公益的併購案,政府官員也不宜急於搶功,按部就班,如此,「興利」政策才能讓全民受惠,而非興特定人的利。
(//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