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台灣要聞

身障兒就學難 特教問題待重視

【大紀元10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榮祥/專題報導〕身心障礙孩童早療教育與學齡教育銜接落差問題存在許久,許多學校態度消極,教育主管機關也遲遲不見具體改善作為,身障孩子學習成長呈現停滯狀態,甚至常因老師沒有耐性,喪失信心甚至淚流滿面。

路竹地區某國小特教班幾年前傳出一名自閉症女童,疑因上課「不專心」遭老師處罰,女孩回家告訴媽媽,母女在家門前抱頭痛哭許久;事後教育單位與學校雖曾向家長致歉,出手的老師也被調職,但孩子心中陰霾久久不能平復。

岡山地區某國小一名特教班男童也曾因上課「不守規矩」遭老師喝斥,家長在聯絡簿上請老師多體諒孩子症狀,沒想到老師也在聯絡簿上寫了一大堆孩子的「罪狀」,讓家長不知所措。

受託辦理高縣身障孩童早療教育的高縣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表示,身心障礙孩童原本就與一般孩子不一樣,所以才需有特教專長的老師協助指導,但中心常接到家長投訴,指稱孩子到小學後嚴重適應不良,有些老師甚至不願指導孩子如廁或協助吃藥,動輒聯繫家長到校處理。

此外,特教老師的專業度也常令家長感到無奈,雖然說家長都是外行,但見到孩子呆坐在教室裡、不小心尿尿或解便時無人處理,抑或是吃東西搞得一塌糊塗,老師卻只是在旁邊自說自話,即使外行人也會感覺奇怪,何況是衷心期盼孩子上學能進步的家長。

障服中心指出,有些學校經家長爭取後會對特教問題展開積極調整,顯見家長只要有心,多少能促使學校有所作為。

問題重重1–山區資源少 學童易變成中輟生

〔記者陳文嬋/專題報導〕高雄縣旗山地區身障學童就學問題多,受限偏遠山區資源匱乏,特教班分配不均,造成偏遠山區學童必須大老遠下山就學,日久中輟生問題浮現,亟待相關單位重視。

旗山區早療中心主任程錦屏表示,旗山地區身障學童從早療中心進入學校就讀多半適應不良,除受限教育資源匱乏,學校無法提供完善照顧外,山區幅員廣大、交通不便成為家長重擔,許多學生無法到校上課,老師轉為巡迴輔導教學,日久中輟生問題浮現,成為銜接教育死角。

以桃源鄉一名重度身障學生為例,因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父母親每天必須奔波接送他前往六龜國小特教班就讀,每逢豪雨路斷即成為求學噩夢;另一名桃源鄉原住民因交通問題,無法到校上課,老師巡迴輔導一年多,今年才被發現淪為中輟生,經由社會局提出身保法日前獲解決。

她認為身障學童教育需要各界重視,尤其山區學童資源少,更需要愛的關懷,相關單位社會局、教育局更應建立完整機制,列管掌握學童動向,確認穩定就學情況,並考量山區幅員廣大,增設特教班便民,以維護學童受教權,畢竟教育不能以成本計算。

連續6年榮獲縣內特教評鑑特優的旗山國中,輔導主任朱璧瑞指出,山區資源少學校扮演關鍵角色,對學童而言是阻力也是助力,她鼓勵家長逆境中求成長,以首要克服難題的交通問題為例,學校與家長一同訓練學童搭客運上下學,上學由家長帶往住家附近站牌搭車,放學則由老師帶隊前往候車。

整個訓練過程,學童狀況百出,有人時間未到不上車,甚至等不到同一班車改走路回家等,但歷經一個星期的磨練,學童均學會生活必備能力。今年暑假,開辦暑期輔導新生訓練,除讓老師提早了解孩子狀況,擬定個別教學計畫,也讓學童提前調整作息、適應新生活。

問題重重2–申請輔具慢 孩童學習權利受損

〔記者蔡清華/專題報導〕雙腳不良於行,亟需一雙矯正鞋的小一生阿龍,已等了1年多鞋子還是不見蹤影,眼看就要過了矯正的黃金期,學校連申請輔具都搞不定,照顧阿龍的阿嬤感嘆,別人家正常的孫子愈大愈歡喜,看著自己的孫子,卻是愈大愈擔心。

社會局障服課表示,像阿龍阿嬤這樣的心情,長久以來一直都是身心障礙孩子家庭面臨轉銜時,普遍都有的焦慮,高雄縣學齡前早期療育照顧推展行之有年,大致已有了初步的成效,但在進入國教系統之後,反而出現嚴重的落差。

站在社政單位的立場觀察,學校的特教老師也必須扮演個管員的角色,但他們雖然有其特殊教育的專長,卻缺乏與身障家庭、社會資源連結等個管能力,同時學校老師普遍的認知,仍在於教導身障孩子學習發展,對於學校以外的事做切割。

2年前,縣府成立了身心障礙者全人個管中心,納入社政、教育、衛生、勞工等單位,希望對身障者從出生到老死,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做有系統地輔導、協助。

但在學齡轉銜上就遇到麻煩,在目前特教師資、與社政人力都相對不足的情況下,去年在鳳山區以募款所得,聘請兩位專業個管員,針對50名學童進行個管實驗,未來希望縣府能編列經費,協助學校慢慢建構個管體系。

學校往往是身障孩子到校之後,才開始準備教學所需要的輔具,部分量身訂做高單價的輔具,可能還得透過招標的程序,一拖至少要一個學期才能下來,卻已耽誤到孩童的學習權利,目前只期望學校做到最起碼在迎接身障孩子入學,事前輔具以及教學資源的準備。

近年來,每學期約有100多名早療體系的身障兒童進入小學,因為各校特教資源不一的情況下,也出現所謂的特教明星學校,但以長遠發展的角度,就近安置對孩子與其家庭才最有利。

小太陽身心障礙家長協進會 月底運作

〔記者王榮祥/專題報導〕堪稱全縣第一個以身心障礙孩童為關懷、服務對象的團體「小太陽身心障礙家長協進會」,即將在月底正式成立運作,並希望號召更多身障孩童家長勇敢站出來,挑戰僵化的特教體制與維護孩子受教權益。

協會籌備會召集人鄭淑媛表示,人人生而平等,憲法保障人民權益並不因肢體、精神是否殘缺而有所差異,但目前政府、社會似乎仍不了解身心障礙者需求,學校特教更屢屢出現專業不足情況,尤其地方特殊教育常傳出爭議,導致身障孩童動輒在學校被排擠、譏笑、欺負、冷落,傷透孩子與家長的心。

鄭淑媛本身也是身障孩童家長,她曾因不滿學校特教內容消極單調,將孩子接回家中自行教育;在獨自對抗僵化的特教體制過程中,鄭淑媛發現很多身障兒與家長,都有早療教育與學齡教育銜接落差的遭遇,只是地方家長普遍保守,為了能讓孩子上學,不敢對學校與老師提出任何質疑。

經過一番聯繫溝通,鄭淑媛與部分家長共同發起成立家長協進會,欲透過團體發聲凸顯弱勢孩童教育需求;除爭取孩子應有的受教權,協會也計畫經由法規課程及會員聯誼活動,讓所有身心障礙孩童與家長不再孤單。

鄭淑媛說,一名家長只能看見自己孩子的需求,許多家長可以看見更多不同面向的需求,她相信特教體系仍有不少優秀老師與行政人員,只盼經由家長督促力量,以及家長與學校間的溝通,讓優秀特教人士浮現,讓整個特教體系更完備與健全。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