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犀利網評

網聞 : 英雄在冷血社會中的命運

【大紀元10月16日訊】在冷漠麻木的年代裡,作英雄注定是要以悲劇的形式落下帷幕的。這並非是危言聳聽的詩句,這也絕非是一個孤獨的絕版的故事。英雄末路的悲劇就像沒有結尾的電視劇一樣,沒完沒了在冷漠麻木的社會中不停的上演,而冷漠麻木的社會卻不斷的模糊 「 劇情 」 ,不斷的遺忘英雄的名字。

一個人站在地上仰視 19 層高樓時,你可能會有一種渺小的感覺,但是如果你站在 19 層高樓的窗前向外望去時,你會感到自己高大嗎?筆者不知道你的的感覺,但筆者知道站在 19 層高樓窗前向外望的韋兆安,在那此時此刻絕對不會有高大的感覺,甚至連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他有的的只是痛苦和絕望的感覺,每一分鐘的生存對他而言都是難以忍受的,於是他躍身從 19 層大廈的窗口跳了下去。他跳樓的時候,剛好是正午陽光最燦爛的時刻,但陽光隨後就永遠不再屬於他了。也許他活著的時候,就覺得陽光已經不屬於他了,一個僅有 25 歲的年輕生命就這樣結束了,那一天是 2005 年 8 月 4 日中午,他跳樓的地方是救死扶傷的廣西賓陽縣黎塘衛校附屬醫院。

他的死亡再度引起了媒體的關注,之所以說是 「 再度 」 關注,是因為韋兆安曾經被媒體熱烈的關注過一次。 2003 年 12 月 27 日,韋兆安見義勇為幫一名遭搶劫的女老師,被歹徒連捅數刀,血流不止。醫院經過幾天的搶救,韋兆安命保住了,但留下讓他痛不欲生的後遺症。當時媒體稱他是見義勇為的英雄,珠海市委、市政府召開 「 全市貫徹落實見義勇為條例大會 」 ,韋兆安被評為見義勇為先進個人,並名列先進個人第一名,市領導親自為他頒發證書。

事過境遷,一個從貧困農村進城打工的農民工的英雄事跡很快被媒體遺忘了,當然還有那些曾經親自為他頒發證書的官員。但見義勇為留下的傷痛,始終沒有忘記他,日復一日的不停的折磨著他,當他想到家裡種種淒慘的狀況:爸爸,一個 50 多歲的漢子,就已開始佝僂著身子。媽媽身患風濕性心臟病, 2003 年由於嚴重的腎結石,又被摘除了一隻腎。爺爺奶奶年事已高,去年爺爺被車撞了,到現在還趟在床上。太奶奶 96 歲,已經癱瘓在床好幾年。姐姐早些年患上精神分裂症。作為家裡主要勞動力,不僅無法幫家裡排憂解難,而且自己整日拖著病重的身體,尤其是治病所需的高昂醫療費用就更是讓他望而怯步。在英雄被社會遺忘的情況下,而自己又無力解決自己生不如死的情況下,英雄只能被迫無奈的選擇死亡來擺脫厄運的糾纏,哪怕是年輕的生命。

遺忘好像是社會的紀念碑,遺忘又好像是人們記憶之屋的鐵鎖。在物慾橫流的時代裡,英雄充其量只能是瞬間宣傳的工具,但在冷漠麻木的社會裡,記憶絕對拒絕英雄的存在。所以現實當中的百姓及官員常常毫不猶豫的用冷漠麻木甚至冷血的心態來對待英雄,而且這種現象的存在,還帶有一定普遍性,不妨在官方的媒體的報道中看一下幾個悲劇英雄的遭遇: 2004 年 10 月 23 日救了 19 條人命的重慶開縣好漢金有樹,因在救人過程中身染重病無錢醫治,於今年 3 月 10 日去世。此前,在醫院救治的半個多月內,英雄曾經寫信向縣長及其他職能部門求助,他在信中寫道: 「 我救了 19 人的生命,現在求領導救我的命。 」 善良的他相信:我救了別人,別人也會救我。但遺憾的是,金有樹發出的一封封求助信,卻沒有引起及時反應,無可奈何的離開了人世。當記者採訪被救者,竟有人聲稱英雄是為了 「 得政府的獎金 」 。

2005 年 7 月中旬,在吉林市河南街中段,一個瘦弱的小姑娘頂著烈日跪地乞討,汗水和淚水打濕了她面前的白布: 「 救救我爸爸吧,他叫胡茂東,在去年的中百商廈大火中奮勇背出 11 人,現在病重沒錢治了 ……」2004 年吉林市 「2·15」 特大火災中, 39 歲的農民工胡茂東奮不顧身,多次闖入烈火熊熊的中百商廈,連續救出 11 人。可他卻因吸入了大量有毒氣體,以致重病纏身,失去了勞動能力和經濟來源,被迫帶著女兒露宿街頭,常常食不果腹、病沒錢醫。直至今年 7 月, 11 歲的女兒瞞著他,當街下跪乞討,為其籌集藥費。

2001 年北京某公司業務部經理寧健乘坐公共汽車時,因制止歹徒行竊,被紮成重傷,住院治療費共1 . 7萬元。他所在單位以公司不是慈善機構為由,不給報銷醫藥費,他治病期間的工資、獎金也被扣除。

四川成都青年黃健見義勇為英勇犧牲後的遭遇也使他 「 死不瞑目 」 。 2000 年 11 月 20 日面對手持匕首挾持兩名柔弱女青年的歹徒,不滿18歲的黃健英勇而上與歹徒博鬥,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令人可悲的是,他用生命救下的兩名女青年及其父母對此卻表現出驚人的漠然,聲稱: 「 我們又沒有叫他救人,他自己要逞能,死了活該。 」

2005 年 5 月 29 日為了營救一名落水女子,北京市海澱區頤源居小區保安員馮志飛昨天凌晨被冰冷的昆玉河水吞噬。一個年輕的生命在 25 歲終止,但獲救女子卻反問 「 誰讓他救我的 」 。

2005 年 7 月 23 日發生在著名風景區頤和園的一出悲劇。這一天,公安幹警袁時光在抓捕盜賊犯時被歹徒刺傷,終因失血過多不治身亡。而當時圍觀的四五十人,如果有一個上前幫忙制住歹徒,他就不會死。 」

面對著一幕幕讓英雄流血又流淚,甚至失去生命的悲劇,社會卻無動於衷,人們卻用冷漠麻木甚至是冷血的心態來對待捨命救人的英雄。難道說,這僅僅是英雄個人的悲劇嗎?顯然不是,這完全可以說是社會的悲劇,國家的悲劇。但筆者沒有責備人們冷漠麻木甚至冷血的作為,從某種角度而言,中國人之所以常常明哲保身,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 50 多年來殘酷的政治鬥爭給人們留下的沉重的包袱,讓人對行正義行為難免不有所顧忌,再加上現實當中的 「 好人沒有好報 」 的下場,都促使人們對 「 事不關己 」 的事情,採取 「 高高掛起 」 的態度,這在道德方面顯示出的冷漠麻木甚至冷血的態度也就不足為奇了。

中國是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國家,而在道德方面不僅沒有昇華,反而卻是快速滑坡,這不僅是對自稱有文明古國之說的國家是一個莫大諷刺,而且也是對那些鼓噪所謂盛世的製造者的無情鞭撻。英雄的行為得不到社會的認可,還要受到冷漠麻木甚至冷血的對待, 「 少數人堅持道德操守,反倒成了 『 傻瓜 』」 。難道中國目前的社會道德的價值取向,還不能令國家領導人進行反思嗎?這一切都是社會的過錯嗎?都是百姓的過錯嗎?

一個用冷漠麻木甚至冷血的態度來對待英雄的社會,一個道德水平滑坡及淪喪的社會,不可能是一個安全的社會,也不可能是一個文明進步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