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文化
【大紀元10月1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老台北原來是水岸聚落?半個世紀前,沒有關渡大橋跨越的淡水河上有划著舢舨載運稻穀的農民,還有打撈蛤仔的漁民,關渡自然公園近年陸續整理出水岸舊物,週日「關渡地方文化館」將慶祝開幕,重現關渡水岸生活景觀,邀請民眾與新舊關渡人一同吃湯圓慶入厝,現場還有關渡耆老講古,活動可洽詢:28587417。
關渡自然公園一年來為了重現老台北人的水岸生活,推展「地方文化館水水關渡生活圈計畫」,其中「關渡地方文化館」則在10月15日下午3點開幕,此文化館並非傳統的「建築物」,而是採取「現地展示博物館」的概念,在園內自然呈現關渡水岸生活景致,如停放在濕地的舢舨,或散放在簡單文化館內的蜆耙、蓮藕耙、擋潮簍、各式漁簍、干欄式建築等,搭配關渡耆老說故事,帶領民眾走進時光隧道,想像台北先民與河流和濕地的臍帶關係,體驗人文與自然共存共榮的盛況。
園方表示,計畫的緣由導因於親蟹平台興建時,在水磨坑溪蘆葦叢中發現老舊紅磚製的關渡排水閘門,查證後才發現排水閘門有百年歷史,見證過去關渡平原以及長滿水筆仔的自然保留區,在過去都是一片沃野良田;除了農業之外,河流和濕地也帶給關渡人豐饒的漁產,關渡淡水河域有多樣的洄游性魚類,農民身兼漁民,家家戶戶都有小漁船,每天打撈文蛤、粉蛤、花蜆,直接用漁船載運到市區,賣給海鮮餐廳,這種盛況在工業污染的70年代宣告終結。
關渡自然公園因此募集「白倫斯」(白鷺鷥台語 )講古耆老,以講故事的方式重現過去關渡常見到白鷺鷥紛飛的鄉村景象,讓民眾想像台北先民與河流和濕地的臍帶關係。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