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特色宗祠多 瓊林稱第一
【大紀元1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倪國炎金門九日電)開放觀光後的金門,給人印象是樹多、路多,其實還有宗祠多的特色,尤其是蔡姓聚落的金湖鎮瓊林里,以「七宗八祠」之勝,堪稱金門、也是台灣地區第一。
宗祠或稱家廟、祠堂,是各姓氏奉祀祖先神位的建築,以金門的土地面積約有一百五十平方公里,各姓宗祠就有一百六十二座之多,密度之高為台灣地區之冠。
其中,瓊林里以蔡姓一姓,就有大宗蔡氏家廟、十六世藩伯宗祠、前庭房六世宗祠、坑墘六世竹溪公宗祠、新倉下二房六世及十世樂圃公宗祠、大厝房十世伯崖公宗祠、新倉上二房十一世宗祠等七座宗祠,連同怡榖堂書房在內的閩南式古厝建築群,在民國七十四年八月十九日經內政部公告為台閩地區第二級古蹟
瓊林在明、清兩代人才輩出,一里之地,出了進士六人、舉人七人、貢生十五人,武將六人,文臣武將人才輩出,並以忠孝廉節事蹟多著稱,澎湖第一位進士蔡廷蘭即是祖籍瓊林。
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瓊林原名平林,還是皇帝御賜里名,木匾現仍高懸在宗祠內,見證這段歷史。
明代熹宗天啟五年、即西元一六二五年,福建巡撫鄒維璉以平林人蔡獻臣學問純正,奏請朝廷御賜里名「瓊林」;蔡獻臣為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年)舉人,第二年再中進士,曾官至湖廣按察使、浙江提學,逝世後追贈刑部右侍郎,為官清介亮直。
瓊林又有「名宦鄉賢」之譽,緣由是明代從穆宗隆慶到神宗萬曆二十年間,「瓊林三蔡」蔡貴易(官至浙江提學、督學貴州)、蔡守愚(官至雲南布政使)、和蔡獻臣三人先後登進士第,貴易和獻臣父子並有「父子文宗」美譽,到清代乾隆年間,泉州知府題匾「名宦鄉賢」。
位於全島蜂腰部的瓊林里,現為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維護的傳統聚落,不但以宗祠、風獅爺、一門三節坊和閩南古厝聞名,在兩岸軍事對峙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地下的瓊林有戰鬥坑道串連,吸引慕名的遊客,可以說是文化和戰鬥金門綜合體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