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焦點評論/民進黨「唯穩」的選擇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特稿

新任民進黨主席將在15日投票產生,三位各擅勝場的候選人為民進黨創造了民主的形式與實質,在三合一選後,「唯穩」成為該黨生存與改革存續的關鍵,因此游錫堃能否順利當選,不僅影響政局發展,甚至攸關今後朝野實力消長。

這次的黨主席較閣揆早一步確定,情況相對特殊,黨主席選舉的結果也牽動行政院改組內容,游蔡翁各自背後的支持人脈,很難不挑弄敏感的政治神經,但是一旦跳脫褊狹的權力計算,務實修正檢討、重新樹立價值,是民進黨當前最迫切需要的,這時候選人個人的條件與特質,比任何時候都來得重要。

民進黨自黨外時期至今,這五年的執政經驗最為彌足珍貴,不論它帶給社會的評價如何,但是這種在野絕對培養不出的累積,正是民進黨有別於草鞋革命時代的治國學習,其中游錫堃是少數擁有中央行政歷練的黨內人士之一。

一個政黨的高度,看其歷史,也看其領導人,更看這個政黨的黨員選出什麼樣的黨魁;做為執政黨,黨的地位既要向外形象號召,也要對內與行政體系「抗衡」,主席人選格外動見觀瞻,這時僅有民代或地方經驗者,在此艱難時刻要挑起重擔,似乎尚須相當補強。

下週日產生的新主席,與二○○八是兩回事,民進黨當前根本沒資格談下次總統大選,因為經人民同意所簽的八年契約,全黨只剩下兩年多的效期可兌現政治承諾,這是民進黨現在唯一可以追求的目標。

在理性下,民進黨應該選誰當主席,其實社會已有評價;反之,如因為卡位戰、保衛戰、派系傾軋,改變了外界設想的選舉結果,那就成為民進黨真實體質的一面鏡子,若此,台灣要邁向兩黨政治恐怕將比想像更為險阻。

新聞分析/怎麼選?向歷史找答案

記者邱燕玲/特稿

翻開民進黨黨史,每次黨主席選舉都存在辯證理念的路線之爭,經由對路線的激辯,選出新的領航者,一路帶領民進黨披荊斬棘,成為現在的民進黨;然執政後的民進黨卻出現重大危機,這次主席補選會選出什麼樣的領航者、對黨有什麼影響,未來歷史也將賦予定位。

歷屆民進黨主席,都有其鮮明的個人特色與領導風格。創黨主席江鵬堅、二屆主席姚嘉文「台獨」色彩濃厚;信介仙任內自掏腰包,為黨紓解財務困難。許信良與施明德兩人開啟了民進黨轉型的第一步,雖飽受黨內抨擊,卻也為黨的茁壯奠基;林義雄是非分明、立場堅定,在成功把民進黨推向執政後,毅然暫別政壇。這幾位黨主席各有主張、特色與路線,但卻有個共同點,就是為了民進黨的理念而奮鬥。

但民進黨執政後,黨主席卻陷入權力的思維考量。扁兼任黨主席,成為府院黨最高領導人,但政府的政策卻不斷挑戰黨的理想與堅持,任內推動的「菁英入黨」,現在看來不過是幅虛浮華麗、空有其表的景象。至於謝、蘇,也受限於權力邏輯的思維,黨務推動綁手縛腳,黨也走向逐步淪為政的附庸命運。

民進黨執政後,為黨政關係設計了不下十種制度,卻始終不得要領,黨政關係變無解的習題。其實,問題關鍵不在制度,而在人。只要黨、政領導人懂相互尊重,毋須精密制度,黨政關係自能順暢運作。

這次游錫堃參選,把創黨主席江鵬堅所說:「我們是聽人民的聲音,不是聽黨的領導,更不是聽我的領導」這句話奉為圭臬。再看看現在的民進黨,究竟是聽誰的聲音領導?

(//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