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經濟發展地位問題是台灣在WTO談判主要挑戰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七日專電)隨著香港部長會議落幕,世界貿易組織 (WTO)「杜哈談判」立即進入關鍵時期,而在未來談判中,台灣仍然無法擺脫「經濟發展定位」問題,面對了最特殊、潛在衝擊最大的挑戰。

杜哈回合談判中,台灣最關切農業及非農產品市場進入(NAMA)中的市場開放模式(MODALITY),根據香港部長會議宣言,會員國應在四月三十日前完成開放模式,並在七月三十一日前依據模式,提出完整減讓表。

未來談判結果對台灣經貿必然會有相當影響,但最大的衝擊將來自台灣到底是「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雖然未來談判可能發展仍不明朗,但根據現有方案,開發中會員國的市場開放程度必然遠低於已開發會員國,並享有相當的彈性。

例如NAMA談判,在削減關稅方面,「瑞士公式」中的係數,開發中會員國可能是已開發會員國的兩倍,並有一定比例產品可列為敏感性,免於調降關稅;農業談判中,開發中國家的削減關稅比例可能是已開發國家的三分之二,並在敏感性產品上享有更大彈性。

換言之,除了實際談判結果外,衝擊最大的將是台灣是否能爭取到開發中國家地位,這也是台灣與南韓所面臨的最特殊問題。

根據WTO「自我宣示」原則,台灣始終堅持開發中國家地位,以爭取更大彈性及較低的承諾,但隱憂一直存在。例如前任駐WTO常任代表顏慶章就關心,經濟發展定位問題不能解決,台灣談判存在不確定性,不要到最後發現自己「排錯隊」了。

駐WTO常任代表林義夫表示,在自我宣示原則之下,台灣堅持開發中國家地位,但他承認未來會面臨挑戰,這也是要努力排除的困難。

台灣的經濟發展地位問題要回溯到入會時的承諾,二00一年台灣加入WTO工作小組報告中顯示,台灣在入會已宣示,「不會主張WTO協定給與開發中會員國的任何權利」。數個工作小組會員也認為,台灣應承擔與WTO已開發會員國相當程度的義務。

由於尚未觸及實質貿易利益,台灣與各會員國仍刻意迴避這個敏感問題,但杜哈談判已進入關鍵期,台灣不免要面對現實。

一位WTO權威人士就表示,要承認台灣與南韓是開發中國家可能令人感到遲疑。美國、歐盟等私下也都表示了相同立場,而巴西早在前年處理玩具特別保護措施一案時,就將台灣從開發中國家排除。

南韓已是有「富人俱樂部」之稱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會員,因此被認為應是已開發國家。而南韓則明確表示,在NAMA談判中以已開發國家身分參與,但堅持農業談判中的開發中會員國地位。

台灣目前在所有談判中仍堅持開發中國家地位,但入會時的承諾可能使台灣處於比南韓更不利的情況。相關人士分析,在NAMA及農業談判中都爭取到開發中會員國的待遇,當然是最理想的情況,否則必須在農業談判維持開發中會員國地位。

在NAMA談判中,出口導向的台灣基本上採取攻勢,期望透過全球進一步開放市場,擴大出口,因此目標與已開發工業國一致。台灣同時希望能在開發中國家的保護傘下,使汽車、漁產品等敏感性產品的高關稅作較低的減讓,只是不知這個「面面俱到」策略是否能奏效。

專家指出,台灣的農產品進口關稅及保護遠超過工業產品,如接受已開發會員國的待遇,台灣難以承受,以台灣的農業型態及南韓的經驗,台灣被接受為開發中國家可能性較高。

經濟發展地位問題衍生出的不確定性,使台灣在原本就艱難的杜哈談判中更感壓力,如何適切、適時解決這個敏感問題,爭取台灣在WTO的開發中會員國地位,可能是更大的挑戰與負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