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府看哈瑪斯勝選
【大紀元1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特稿)即將於下月出版的美國「外交事務」雙月刊三、四月號,有一篇名為「哈瑪斯能被馴服嗎?」的文章。文章引述樂觀觀察家的話說,「負擔與責任,伴隨著民主政治,將會馴服哈瑪斯。」文章說,一旦參與政治,不管它的意識形態,只要它想要選票,它就得被馴服。」
哈瑪斯組織在巴勒斯坦議會大選中,出乎意料地獲得超過半數席次的大勝利,引起全球震驚。美國的第一個反應是力勸現任執政黨法塔領袖、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繼續留任,並強調不與哈瑪斯組成的政府打交道,同時揚言將停止對哈瑪斯領導的政府提供經援。
不過美國也沒有把話完全講死,在拒絕與哈瑪斯政府打交道和提供援助的聲明中,都加上「除非哈瑪斯解除武裝,放棄暴力,並承認以色列的存在」的但書。
布什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被問到他真的完全不與哈瑪斯打交道嗎?難道他不覺得可以透過對話軟化哈瑪斯的立場嗎?布希回答說:「實質上,我現在就在跟他們談話。我相信他們現在正在聽你的問題和我的回答。」
布什說:「要不要美國援助由他們自己決定,但美國是絕對不會援助一個主張消滅美國盟邦以色列的政權。」
事實上,國際上面對這個生米已煮成熟飯的事實,在震驚意外並講出重話的同時,也都預留後路。
英國首相布萊爾就說:「哈瑪斯現在必須在民主和暴力之間作一抉擇。」
澳洲總理霍華德說:「哈瑪斯必須面對事實,你不能一方面表現得像個民選政府,一方面又支持恐怖主義。」
首當其衝的以色列也不例外。代理總理歐麥特說:「除非哈瑪斯解除武裝,並放棄毀滅以色列的主張,否則以色列絕對不會以哈瑪斯組成的政府為談判對象。」
而事實上,心理上毫無執政準備的哈瑪斯,對提前到來的執政機會,一時還真的不知如何是好。除頻頻表示願與敗選的法塔共同組閣外,對外發言已相對低調,沒有在野時的囂張氣焰。
哈瑪斯運動領導人札哈爾在接受美聯社訪問時說:「如果他們(指以色列)要繼續維持對和平的承諾,我們也會繼續,但以色列如果發動攻擊,哈瑪斯一定反擊。」
儘管札哈爾被問到哈瑪斯今後是否會承認以色列這個國家時,仍回答說「絕不!」但他又說,只要以色列尊重巴勒斯坦人的權力,巴勒斯坦與以色列溝通大門敞開。
在全球推動民主是布什總統第二任期的國際政策主軸。如今巴勒斯坦人民在布什自己形容「過程平和」的議會選舉中,選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執政團隊,而且哈瑪斯在十六個選區中領先十四個選區,以「大獲全勝」形容並不為過。難怪布什有感而發地說,他感受到「民主的力量」。
布什說:「如果人民對現狀不滿,他們就會用選票告訴執政當局。這次選舉結果顯示,人民要求一個誠實的政府,要求服務,要求一個讓他們的小孩子健康成長,接受良好教育的環境。」
布什雖然是在說明人民對敗選執政黨的不滿,但正好也點出巴勒斯坦人民對哈瑪斯的好感與期待。
哈瑪斯於一九八七年成立。一九九六年巴勒斯坦舉行舉行第一次議會選舉,但哈瑪斯決定走體制外暴力建國路線,杯葛選舉。二○○四年十一月,阿拉法特去世,繼任人阿巴斯地位脆弱,法塔開始腐敗,哈瑪斯認為進入政治系統的時間已到,決定參加十二月市議會選舉,結果一鳴驚人,一年來治理市政的績效,讓人民刮目相看。今年巴勒斯坦舉行第二次議會選舉,哈瑪斯再度投入選舉,更大獲全勝,顯示哈瑪斯儘管走暴力路線,但在民生議題、團聚紀律、執政能力和建國目標的堅持上,受到人民的肯定。
去年九月,以色列總理夏隆訪問華府時,曾向布什表達對哈瑪斯參選的關切。夏隆當時曾表示,如果哈瑪斯參選,以色列不會允許巴勒斯坦在約旦河西岸舉行選舉活動。後經布什極力勸說,才勉強同意在嚴密監視下舉行。
其實,世界上不乏從暴力恐怖組織走進廟堂的先例。英國的愛爾蘭共和軍、尼加拉瓜的桑定陣線、哥倫比亞的M19組織、黎巴嫩的真主黨,都是放下屠刀,以「選票」(ballot)取代「子彈」(bullet)的例子。
當家始知肩頭重。正如「外交事務」文章所說,「負擔與責任,伴隨著民主政治,將會馴服哈瑪斯。」哈瑪斯上台後,將合法取得巴勒斯坦安全部隊的控制權,因此從前最棘手的哈瑪斯「解除武裝」問題,反而不再是問題。而當家後,必然要面對以色列,所以也是另類承認以色列的存在。
美國瞭解必須面對哈瑪斯上台執政的事實,也瞭解繼續孤立哈瑪斯只會帶來更多暴力,不如借力使力,恩威並用,而哈瑪斯也瞭解巴勒斯坦發展全賴外援,必須與國際合作。俗語說,危機就是轉機。哈瑪斯上台,或許正是中東和平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