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金門勸酒有文化─雞頭魚尾乎乾啦

人氣: 26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倪國炎金門三十日電)金門高粱酒讓不少英雄好漢留下「醉臥沙場君莫笑」的豪情壯志,更為金門縣庫帶來各縣市羨慕的福利財源,但是其中可是另有玄機,金門獨特的「雞頭魚尾」勸酒文化,扮演著幕後功臣,而且與僑鄉文化有關。

所謂「雞無首,不能行;魚無尾,不能游;無主客,不成席」,在金門筵席上,一旦全雞一上桌,雞頭對準你,千萬可別誤會是主人請你走路,鬧出笑話。

反而是被雞頭對到的人,不但不用走路,而且是全桌的主客,必須仰頭乾一杯高粱酒,然後用筷子剪斷雞頭,其他人才可用菜,全魚上桌亦同,只是雞頭改成為魚尾,這就是讓無數英雄競折腰的「雞頭魚尾」。

金門這項勸酒遊戲的規則是,當雞頭、魚尾上桌就定位,正對的主客喝下一杯高粱酒後,可以加杯後轉給桌友,但接下的桌友至少要喝等量或加杯的酒才能過關,繼續轉給其他人,直到最後又轉回主客收尾,一圈下來,乾掉一瓶高粱酒是常有的事。

「雞頭魚尾」源於何時已不可考,金門民間則相傳是與清朝末年、民國初年間先民下南洋打拚有關,可以說是僑鄉文化一環。

話說早年金門因受風沙之苦,謀生不易,青年紛紛離鄉背井下南洋「落番」,有一男子娶了當地番婆為妻,也小有積蓄,但是臨老動了落葉歸根的念頭,番婆為防愛人一去不回頭,就在菜中下蠱,動了手腳。

這位鄉僑的女兒,不忍父親遭受蠱毒之苦,暗示父親吃雞務必從雞頭吃起,吃魚則從魚尾筷,如果肚子痛,一定記得要多喝水,才能逢凶化吉。

果然,鄉僑在返回金門老家途中,突然肚子痛了起來,先從喉嚨跳出一隻雞來,猛灌水之後,再吐出一尾活蹦亂跳的魚,解除了蠱毒,轉危為安,傳承下來,「雞頭魚尾」便成為金門人對主客的特別禮遇,也衍生出獨樹一幟的勸酒文化。

「雞頭魚尾」傳到了軍中大家庭,有了新的解釋,軍中認為雞頭是領導人,魚尾為掌舵者,進而衍生出喝高粱酒十八字口訣:「蓮花指,舉杯輕,入喉深,舒展眉,擲杯重,喊聲爽!」,軍方人士戲稱,金門不但有「大膽」、「二膽」,還有「酒膽」。

金門高粱酒去年即為金門縣庫帶來至少新台幣三十五億元的進賬,被金門人暱稱為「白石油」,在各縣市政府過年普遍鬧窮聲中,金門縣政府除了持續推動老人月領六千元、縣民免費搭公共車船、學生營養午餐吃免錢、幼稚園免學費等福利外,今年起又多了一項專職媽媽月領三千元的創舉,都是拜高粱酒所賜。

誠如「流浪到淡水」的歌詞:「有緣無緣大家來作伙,燒酒喝一杯,乎乾啦,乎乾啦」,到了外島金門,可別忘了「雞頭魚尾高粱酒,乎乾啦」,感受熱情金門人的待客之道與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