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二十九日電)台灣期貨市場去年表現亮麗,全體市場總成交量達9265萬9768口,年增率達56.66%,且台灣期貨交易所已躋身世界第18大交易所,台灣股價指數選擇權在世界指數選擇權商品中也名列第三,展望今年台灣期貨市場,隨著新商品導入,全年成交量將可輕易越過1億口大關。
據統計,今年在指數期貨交易稅調降六成、選擇權二成的刺激下,元月以來至16日止,台指期日均量已增加到3.58萬口,較去年平均日均量增加27.99%;選擇權搭配市場行情上揚,日均量有44.51萬口,成長率更達37.28%,今年來整體期權日均量漲幅達34%。
期交所指出,去年所有商品中,仍以台指選擇權商品交易最為活絡,交易量達8009萬6506口,占整體市場總成交量的86.44%,年增率為82.77%,並於11月10日創下73萬7112口的單日最高交易量;以成長幅度而言,股票選擇權則為成長最快速商品,去年交易量為101萬8917口,年增率高達148.5%;在新商品中,電子選擇權及金融選擇權交易量則分別為68萬26口及75萬6570口。
至於市場參與者部分,由於交易量持續大幅提升,以及市場流動性不斷增加,交易人參與期貨交易意願因而大幅提昇,累計至去年底開戶數達到113萬2346戶,相較2004年底的102萬1699戶,增加11萬647戶,成長10.83%;交易結構方面,雖然仍以自然人為主,但法人參與比重則持續增加,2004年自然人交易量占全年市場總量的66.02%,法人交易量則占33.98%,而去年底法人交易量比重則大幅提高至51.19%。
期交所表示,在台灣期市成交量去年上半年躍居至全球第18名後,今年將持續開發新商品及推動新措施,以刺激期市持續發展,其中,重點工作為推動國際板及個股期貨掛牌,最快在今年可雙雙完成,屆時台灣期市可望再度注入新活血。
今年除了 3月即將上路的國際板黃金期貨,以及仍與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 (MSCI) 密切磋商中的台板摩台期及摩台選擇權商品外,現在亦積極研擬交叉匯率期貨及個股期貨商品。
期交所董事長王得山指出,將會以期貨對應選擇權的「雙雙對對」方向進行,在去年推出電子及金融選擇權後,在台指期、電子期及金融期部分都已經有選擇權商品,至於利率期貨,櫃檯買賣中心也已有利率選擇權,因此期交所尚在評估,最有可能推出的是在年底前規劃30檔個股期貨上市,期交所並已於去年赴印度取經。
王得山指出,今年期交所的重點工作在於推動國際板黃金期貨及MSCI指數與選擇權掛牌,以及個股期貨掛牌,其中國際板目前已獲得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同意,無償使用LME黃金期貨收盤價,不過與MSCI之間的授權問題仍在洽談中,最快今年 3月國際板可上路,屆時期交所將推出一年內不收手續費促銷方案,提高投資者與期貨商的參與意願。
此外,期交所今年也會積極提高資金運用效能,研議推動整戶風險保證金制度 (SPAN) ,以整體投資組合為基礎計算保證金,預計上半年將完成測試系統,不過因該系統的部分參數須自行設定,牽涉後續保證金收取金額,初估要到今年底才有機會上路,市場認為若使用SPAN系統,法人客戶保證金將可大幅縮減,提高市場成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