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大紀元1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對於環保署修改限塑政策,環保團體認為,雖然已跨出改革第一步,值得嘉許,但細看調整後的內容,簡直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為管不好餐飲小吃店就棄守,讓乖乖配合政策的商家被耍了。
主婦聯盟董事陳曼麗表示,環保署放寬小吃店、早餐店等餐飲業的管制,主要是稽查人力有限,如果環保署當初能夠結合地方環保團體,對違法商家先行過濾、勸導,或許就不會像現在一樣,窒礙難行。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劉銘龍認為,限塑政策最大的問題,還是「限塑而非限用」,雖然限制了塑膠,卻讓紙類用品大舉替代。以生命週期來評估,紙餐具所耗用的資源比塑膠餐具還多,但卻不見環保署在這次限塑檢討中做任何調整。
對於環保署未放寬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量販店、連鎖超市、超商、速食店等塑膠袋厚度,劉銘龍批評說,塑膠袋厚度增加,塑膠原料用量不減反增,對環境更不友善。
劉銘龍指出,韓國限塑政策之所以成功,在於執行的雙軌制,符合社會現實,也就是韓國政府只管營業場所的大小、規模,不管材質,同時要求業者保證資源回收率高達九成以上,就能夠使用,環保署檢討限塑政策至今,顯然仍未學到教訓。
未開公聽會就宣布
陳曼麗也質疑環保署的作業程序,她說,環保署至今沒有開過公聽會,更未徵詢環保團體,沒想到就召開記者會對外宣布。況且環保署立場已定,未來舉辦公聽會,與會代表無法充分討論,淪為背書角色,開會只是浪費大家的時間與納稅人的錢。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