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二十三日電)各國各自進行中的「基因資料庫」計畫影響長遠,台灣的「台灣基因資料庫」計畫已經由國科會和衛生署同步啟動,國科會委託中研院進行的可行性評估正接受最嚴格的「人體試驗審查委員會」審查,同時衛生署也從去年底推動資料庫的「先導計畫」,先行架構倫理法律和資訊平台。
一項由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主導的「台灣生物基因資料庫」 (Taiwan Biobank華人基因資料庫) 建置計畫,預計建立20萬筆台灣民眾基因資料。人權團體質疑,這個研究預計黃曆新年後進行1000人的先期計畫,包括抽血實驗,但實驗民眾未被充分告知,有重大倫理瑕疵;未來甚至把基因資料與健保卡、戶籍資料連結更有爭議,引發人權團體的異議,不排除狀告國際。
行政院國科會生物處長鍾邦柱表示,2003年完成基因體定序,生物醫學的研究提供比以往更多不同的疾病訊息,在後基因體時代進行更深入的致病機轉研究,進一步解釋「人為什麼會生病?」,下一個任務是去研究族群間及個體間的遺傳差異,以了解不同人生病原因的差異。
因此採用的研究策略就是收集參與者的健康情形、醫藥史、生活形態、生活環境資訊以及生物檢體等資料,並長期追蹤參與者的健康變化情形,以進行常見疾病基因與環境因子 (包括生活習慣、飲食、行為、職業等)交互作用的相關分析,這便是所謂生物基因資料庫(Biobank)最原始的構想,也是了解致病因子與疾病發生最重要的方法。
鍾邦柱指出,國科會委託中研院生醫所進行「台灣基因資料庫」可行性研究,生醫所去年八月起便向中研院的「人體試驗審查委員會 (IRB)」申請審查,由於影響深遠,委員會嚴格審查,提出許多意見,至今還未完全過關,原本去年便應該執行的先對1000位參與者抽血的計畫因而延宕。
而衛生署原本應該等到 (IRB) 計畫通過後才執行為期四年的資料庫四項先導計畫,由於其中兩項 (倫理法律、資訊平台) 無關參與計畫民眾的抽血問題,因此可以先行著手,待生醫所的可行性評估通過 (IRB)的審查後,並於今年上半年抽了1000人的血液建立基本資料後,再進行更大規模1萬5000人的抽血。
這項四年計劃的前兩年將遵循「ELSI (倫理、法律、社會的影響) 的研究脈絡,著力於生物基因資料庫倫理法律相關議題的釐訂、資訊平台的建置後;後兩年再於嘉義、花蓮、苗栗三地展開收集 1萬5000位民眾的生物檢體與其健康情形資訊的先驅計畫,並對生物基因資料庫及產業發展規劃進行評估與運作模式的研究。
鍾邦柱說,若這些過程均能順利達成預期目標,在建全的法制、民眾信賴及獨立超然的監理單位監督下,「台灣基因資料庫」將以公法人機構存在,並正式展開收案。為求能達成瞭解台灣民眾常見疾病的致病因子與機轉以促進台灣民眾健康的目標,單純以流行病學的科學計算,預計的收案人數應達20萬名以上,才能將此基因資料庫的效用發揮至最大,成為能提供針對本土常見疾病進行大規模世代研究的大型基因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