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二十三日電)限塑政策有新變革,台灣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宣布,自今年三月起,將全面取消對有店面餐飲業購物用塑膠袋厚度、及不得免費提供的限制,改由源頭課稅方式,希望以價制量,扭轉目前越禁用量反而暴增的窘境;另自今年七月起,包括機關、學校餐廳等內用飲食,則全面禁止使用免洗餐具。
限塑政策規定,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量販店、超級市場、連鎖便利商店、連鎖速食店及有店面小吃店等六類管制對象,不得提供厚度未達零點零六公釐購物用塑膠袋;厚度達零點零六公釐以上購物用塑膠袋則不得免費提供。
但實施三年多以來,其中小吃店的塑膠袋用量卻不減反增,由實施前的每年五千七百九十三噸,暴增一倍以上,達到目前的每年破上萬公噸,讓限塑政策「名存實亡」,更飽受外界批評。
環保署下午召開記者會,宣布修正後的「限塑政策精進方案」,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長何舜琴表示,台灣人飲食消費習慣特殊,外帶的塑膠袋往往易沾污湯汁、油膩,無法重複使用,而強制使用加厚的塑膠袋後,更造成塑膠用量增加,因此,不如恢復使用薄塑膠袋,反可減少塑膠用量。
自今年三月起,小吃店將取消對塑膠袋厚度限制,業者也可自行決定是否販售塑膠袋,或免費提供給消費者,但免洗餐具部分持仍維持限用管制;另前五類管制對象的既有管制措施不變。
何舜琴指出,修正後的限塑政策,將改以源頭課稅方式進行,環保署預計在二00八年一月一日起,將塑膠袋公告為應回收廢棄物,加徵回收清除費用,以提高塑膠袋售價,達到以價制量的目的。
雖然塑膠袋管制成果不盡理想,但塑膠類免洗餐具的減量成績卻十分亮眼,實施前後減量達到百分之八十五。為進一步推動,環保署也將自今年七月一日起,禁止機關、學校餐廳等內用飲食部分,使用免洗筷、湯匙、刀叉等免洗餐具,估計每年可再減少二千六百噸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