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二十三日電)陳萬教,六十一歲,十四歲開始討海;陳連成五十四歲,十四歲開始討海;蔡金鐘,五十四歲,十四歲開始討海。走過見證台灣漁業從盛況走下坡的歲月,他們認命「出世就註定要討海」,但如今最大的心願,則是不再讓下一代當目不識丁的文盲走上討海路。
在屏東縣琉球鄉,像陳萬教、陳連成和蔡金鐘這樣五、六十歲的漁民,是傳統漁民的最後一代,他們都是從阿公、父親一路傳承下來的第三代漁民,他們的下一代大多不願再從事辛苦、風險大的海上工作,這也是台灣漁業人力斷層的主要原因。
走過見證台灣漁業從盛況走下坡的歲月,陳萬教這一代剛好是傳統漁業和現代漁業交接的世代,他們是「出世就註定要討海」,但如今最大的心願是「我們是文盲,小孩子不能再讓他們當文盲。」他們的小孩全都沒有接他們的棒,陳萬教說,台灣的漁業沒有前途了,未來台灣就會像日本一樣,漁貨要從國外進口。
陳萬教、陳連成和蔡金鐘,他們在年輕的時候捕魚,只要在台灣附近海域就能捕到魚,出門頂多二、三個月,最大的風險就是風浪,現在台灣的漁業資源根本就已經枯竭,甚至連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漁業資源也都越來越少,因為沒魚可抓,相對的漁船就要加長停留作業時間,放的魚鉤也增多,相對成本增加。
另外,也因為台灣附近海域抓不到魚,漁船越跑越遠,一出門都要一、二年,有的甚至長達三年,各國訂定二百浬經濟海域,根本就沒有公海可以捕魚,動不動漁船就可能遭到被扣押的命運,還要面臨與外籍船工相處的問題,不時傳出船工挾持或殺害船長的悲劇。
因為漁船常被扣押,尤其常被菲律賓毫不講理扣押,琉球鄉的漁民一提到扣押他們漁船的人,就說是「番仔」,而且是「番透了的番仔」,但他們很無奈,因為幾乎每次被扣,都要靠自己的力量私底下用錢解決,「政府無力」幾乎是琉球漁民的口頭禪,陳萬教說,「父親若無力,孩子就會被欺負。」
擔任屏東縣延繩釣漁船協會理事長的蔡金鐘說,政府對外保護不了漁民,對內政策又亂七八糟,根本讓漁民無法生存,像外籍漁工不能上岸,岸上的卸貨又要再雇人耗費另一筆錢,那他們雇漁工做什麼?一些仲介公司經常光明正大開車載走外籍漁工,政府抓不到偷跑的漁工,竟要罰船主一個人十萬元,這是什麼道理。
蔡金鐘說,對於外籍漁工應該要有一套政策,要求他們會說基本的本國語言後,才能雇用,這樣就不會有語言不通,導致與船長相處不愉快而引發暴力衝突的憾事與不幸,他並不贊同雇用中國漁工,因為中國漁工一直有台灣是中國大陸一部分的心態,工作態度差,而且非常懶,但漁民們在與其他國家漁工語言不通的障礙下,只得被迫雇用中國漁工,更是無奈。
這些老漁民最期盼政府能夠保護及復育台灣沿海的漁業資源,陳萬教說,政府應該像日本一樣,拿出魄力保護本國的漁業資源;蔡金鐘說,像印尼這樣落後我國幾十年的國家,都做得到保護漁業資源,為什麼我們的政府卻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