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二十一日電)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委胡勝正確定在這波內閣人事改組中留任,他分析台灣產業發展政策,過度集中在高科技有好也有壞,最明顯是景氣循環為經濟造成許多波動,未來應朝高科技結合傳統產業,才能創造利大於弊環境。
胡勝正在美國求學工作超過三十餘年,曾擔任美國普渡大學系主任,也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對國際經濟事務嫻熟,在2001年入閣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並在2004年兼任經建會主委,歷經三任行政院長,他曾自嘲是「三朝元老」,他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是以要拼經濟的心情接受留任。
這次內閣改組後,胡勝正不再擔任政務委員,專心負責經建會業務,他認為台灣產業發展過度集中高科技,大家不要只看到好處,事實上對經濟成長也有風險。
胡勝正指出,台灣產業從農業、重工業再到高科技業,發展軌跡是環環相扣,過去時空背景是因代工模式成功,國際大廠訂單源源不絕,造成年輕人創業全擠向科技業、政策給予高度支援,創造出台灣高科技島國的地位。
台灣在當代工一哥時,全球景氣好,台灣經濟很快翻揚,但遇到網路泡沬化等衝擊,經濟也容易下滑,胡勝正認為,高科技產業景氣循環特色,其實對經濟造成許多波動。
隨著時空變化,面對中國崛起、南韓追趕,台灣的代工模式已演變至廠商須逐低成本而居,胡勝正認為,產業發展模式面臨必須改變時刻,過去是傳統工業為高科技奠基,現在高科技應與傳統工業融合。
胡勝正舉例,像台灣汽車零件產業其實非常有競爭力,汽車是傳統工業、而車上的導航、電子點火、自動恆溫及傳動等系統其實都需要有更精密的IC技術支援,精密機械是未來新產業之一。
他認為,據經建會預估,台灣在民國110年後,人口轉向零成長,且少子化加上老年化是不少國家共同的現象,將更好電子技術與醫療設備結合是未來的潮流。
胡勝正強調,台灣產業要有利大於弊發展,不應只做代工,應朝有潛力領域前進,傳統與高科技產業合作已是趨勢,除讓產業更有競爭力,經濟發展也會更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