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不太瞭解馬丁.路德.金》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月1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貝爾斯里2006年1月16日華盛頓報導)1月16日是美國著名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紀念日。

今年為了紀念馬丁.路德.金,一位作者出版了一本專為年輕人撰寫的書,題目是:《不太瞭解馬丁.路德.金》。這本書探討了這位民運領袖的一生及其影響。

《不太瞭解馬丁.路德.金》是肯尼士.戴維斯寫的最新一本書。他過去出版的暢銷書中還有:《不太懂得歷史》。在《不太瞭解馬丁.路德.金》一書裡,戴維斯用他那特殊的問答形式,來描述馬丁.路德.金一生中的歷史事件,以及鮮為人知的一些小事。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會站立起來,真正實現其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人人生而平等,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這篇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每年在馬丁.路德.金紀念日被反覆播放。戴維斯說,馬丁.路德.金牧師在1963年發表的這篇演講,其實只是人們記憶中他最值得讓人緬懷的成就之一。

他說:“我想他在華盛頓發表演說時那輝煌的時刻給人的印象已經深深銘記在人們心中。然而他的事跡遠不止此,遠比這些複雜,而這就是我希望在這本新書裡描述的。”

*以非暴力方式推動社會改革*

作者在《不太瞭解馬丁.路德.金》這本書裡,敘述了這位民權活動家是如何透過非暴力方式,努力促成大規模的社會改革。馬丁路德金牧師堅信他所提倡的原則,即使在遭到攻擊時也拒絕反擊。他也以此教育孩子。

戴維斯說:“他是言行一致的人。這是令人驚異的,因為在美國過去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在這樣大範圍內進行過這樣的嚐試。當然馬丁.路德.金也特別受到兩位著名人物的深刻影響。

一位是早在19世紀撰寫有關公民違抗的詩人梭羅,以及之後倡導印度非暴力獨立運動的甘地。他們的觀點非常符合馬丁.路德.金的理想 — 也就是:作為一名基督徒,如何通過非暴力手段來改變這個世界。”

戴維斯從馬丁.路德.金在南方喬治亞州的童年時期開始追溯他是如何具備他的動力和魅力的。馬丁.路德.金出生於1929年,最初的名字叫麥可.路德.金。

戴維斯說:“他的父親在麥可路德金5歲的時候,前往巴勒斯坦聖地朝聖時,得到了一點神示,回來後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馬丁.路德.金,以紀念15世紀的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他也把5歲的兒子改了同樣的名字。”

記者問:“你有沒有發現,馬丁.路德.金在幼年的時候就有跡象他將來會成為甚麼樣的人?”

戴維斯說:“他喜愛語言,他頭一次離開家就是去參加一項年輕人的演講比賽。他的父親和他的祖母是亞特蘭大一個著名教會的牧師,他從小就習慣聽他們演講。

他對語言的熱愛使得他很早就進入大學,即便他表示他那時的閱讀能力還不是很好,只有8年級的程度。但是他顯然是一個思想家和作家。他不僅僅善於寫作,而且還有偉大的理想。”

*初次經歷沒有種族隔離的情況*

記者問:“他在種族隔離的南部長大,他第一次經歷沒有種族隔離的情況是甚麼樣的?”

戴維斯說:“馬丁剛剛離開中學時,來到新英格蘭的康涅狄格做撿煙草的工作,他和白人一起工作,他的一生中第一次在沒有種族隔離的飯館裡吃飯。

他可以坐在他喜歡坐的地方。當他回來時,他乘坐的火車開始也沒有種族隔離,直到他抵達了首都華盛頓。在這之後餐車就被隔開了。

所以,他中學後的一段經歷是他頭一次接觸到一個也許他曾經讀到過或聽說過,但卻從未親眼見到的世界。這段經歷對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馬丁.路德.金1955年在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參加了對公共汽車上的種族隔離規定進行抵制的活動,他發揮了引導作用,從而引起了公眾的注意。

在這之後的幾年裡,他往來於美國南部各州,領導示威遊行活動,還參加靜坐示威。他甚至因為這些活動而被捕入獄。

有一些支持他的非洲裔美國人抱怨他的策略不夠激進,而另外一些人又覺得他的行動太激進,認為人權問題最好在法庭上解決。

但是戴維斯說,馬丁.路德.金牧師和他的追隨者在電視和報紙上的形象深深影響了美國公眾的意見:“他們看到和平示威者只是因為在橋上行走或者是想乘坐公共汽車就遭到狗、水龍和水炮的攻擊。

我認為,對這種基本上是非暴力的行動做出如此惡毒和暴力的反應讓許多美國人感到震驚,使他們對美國正在發生的現實有了一個新的理解。這當然也震撼了華盛頓的當權者。”

馬丁.路德.金是1968年4月4號在田納西州的孟斐斯遭到暗殺的。那時,美國已經通過了保證非洲裔美國人擁有平等就業和投票權的新法律。

戴維斯相信,今天的年輕讀者很難想像在美國這種權利曾經不是正常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馬丁.路德.金今天還活著,作者相信他仍然會對他的國家懷著複雜的感情。

*馬丁路德金今天會看到甚麼*

金博士會看到白宮現在任命了一位黑人女性做國務卿,他也許會微笑,同時想她是一名共和黨人,但是我們畢竟走過了一段很長的路。

另一方面他會看到卡特里娜颶風過後暴露出來的貧窮現象。我們看到這仍然是一個使許許多多美國人感到悲傷的問題。

所以他也許會說,儘管我們在許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不過我們仍然有許多工作要做。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是我們該多做學問的時候了
李家同:上帝的語言
李家同:教科書變輕了,弱勢學生擔子變重了
李家同:老師主導教育,拿回神聖權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