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古代君王的故事:唐太宗傾耳虛心、聞過則改(二則)

李劍
font print 人氣: 184
【字號】    
   標籤: tags: ,

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傑出帝王,尤以兼聽納諫著稱。然而,當大臣們諫諍言詞激烈,有切膚之痛時,太宗有時也控制不住自己,也想文過飾非、充耳不聞。但太宗畢竟有過人的雅量和氣度,以國家社稷為重,聞過則改。

(一)

唐朝的王珪,字叔玠,清心寡慾、品行端正、剛直不阿。世子李建成被立為東宮太子後,他出任太子中舍人。玄武門之變後,王珪受牽連,被流放到雋州。

貞觀元年,唐太宗即位。他知道王珪很有才幹,就不計前嫌,召回王珪,拜為諫議大夫。一次,太宗臨朝,對侍臣們說道:「正直的君主任用奸邪的臣子,是無法使天下大治的;正直的臣子侍奉奸邪的君主,同樣無法使天下大治。只有君臣相遇,如同魚水一般和諧,海內才能安定,天下才能大治。我雖不敏,還望諸公多加匡正,以便憑借諸公的佳謀良策,使天下昇平。」

王珪隨即應道:「臣聽說,木材按照繩墨割據才會正直,君主採納臣下諫言才會聖明。所以,古代的聖主身旁必有七位諍臣,他們言而不從,則繼續以死相諫。陛下開明聖哲,為臣身處廣開言路之朝,當然願意竭誠盡忠。」太宗聽了受益匪淺,就規定三品以上的顯官入朝時必須有諫官在側。太宗也確實是從諫如流,王珪更是有過必規,見缺必勸。

然而,並不是每次勸諫聽起來都那麼入耳。一次,太常少卿祖孝孫因為教授宮人聲樂不合太宗的心意,太宗大發脾氣,狠狠的責怪了祖孝孫一頓。王珪、溫彥博認為責任不在祖孝孫,便勸諫太宗道:「祖孝孫精通音律,教授時也並非不盡心。只怕陛下詢問的那個人欺騙了陛下。況且祖孝孫是位雅士,陛下忽略了這一點,讓他教授女樂,而且還怪罪他,臣等擔心天下人都會為此感到驚怕。」太宗一聽,火上心頭,呵斥道:「你們都是我的心腹,本當進忠獻直,怎麼竟附下罔上,替祖孝孫說起話來!」

溫彥博趕忙拜伏謝罪,而王珪偏偏不拜,說道:「臣從前侍奉東宮太子,罪已當死,陛下寬恕了為臣,並讓為臣處在顯要職位,要求臣盡忠職守。今天臣所進言不是為了自身,不料陛下陡起疑心,譏誚為臣,這是陛下對不起臣,不是臣對不起陛下。」太宗聽了,說不出話來。

第二天,太宗對房玄齡說道:「自古以來,帝王是很難做到採納諫言的。周武王尚且不用伯夷、叔齊之言。宣王是位賢主,可術伯居然以無罪被殺。我一直希望師法從前的聖主,只恨自己不能達到古人的水平。昨天,我責備了王珪和溫彥博,對此我頗感後悔。希望你們不要因此而不進直言啊!」

(二)

唐太宗酷好打獵,稱帝後仍然興趣不減,經常興師動眾、出城圍獵,不少大臣委言相勸,太宗認為這是練習騎射,有利於國,不聽勸諫。

有一天,太宗又準備去打獵,正要上馬時,猛然間,主薄孫伏伽跑過來,一把抓住馬韁,強行制止太宗出城。他嚴肅、莊重的告誡太宗說:「天子居則戒備森嚴、行則儀衛扈從,並非為了講排場,而是為了國家的利益、朝廷的尊嚴。走馬射獵、放鷹驅犬,那是年少紈褲子弟取樂之事。陛下為秦王時,偶而打獵,無關大局。但貴為天子,怎能經常這樣做呢?『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陛下忘記老子這一警言,熱衷打獵,既不利於國家,又不是值得後世傚法的好榜樣,臣以為陛下不當如此!」

太宗不聽孫伏伽的勸阻。一邊迫不及待的翻身上馬,一邊向孫伏伽解釋說:「如今天下雖然太平,但也不能放鬆武備。我外出圍獵,練武強身,又有什麼不好呢?我輕車簡從,不驚動百姓,又有哪點不恰當呢?你不要再多說話!」

孫伏伽抓住馬韁不放,厲聲說道:「今日陛下不聽微臣勸阻,定要出宮,就讓馬從我身上踏過去就行了。我縱然被踏成肉泥,也不會放掉韁繩,否則,陛下休想出宮!」唐太宗一再命他鬆手,左右侍從也來勸他,孫伏伽一概不理,死死抓住馬韁不放,激昂的對太宗說:「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不願看到陛下做天子不應當做的事情。」

太宗見孫伏伽這樣固執,怒火中燒,大聲喝道:「我貴為天子,萬乘之主,難道這點自由還沒有了嗎?還須看你的臉色行事!」於是立即命武士將孫伏伽推出午門斬首示眾。幾個武士應聲而至,抓著孫伏伽的衣領,扭著他的雙手就往外拖。孫伏伽面臨殺身之禍毫無懼色,大聲說道:「我寧肯直言進諫而死,與被夏桀殺害的關龍逢同游地下,也勝過苟活,看陛下犯過而不改。」

太宗見孫伏伽如此倔強,不顧性命,也為他大無畏的精神和一片忠心所感動,便從馬上滾鞍而下,笑著對孫伏伽說:「我不過試一試你的膽量罷了,你能冒死直諫,忠心貫日,我還能去打獵嗎?」馬上命令解散圍獵隊伍,同時表彰孫伏伽,並將他提拔為五品諫議大夫。

【正見網】(//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唐虞史上記載:帝堯在位,虛己受言。常恐政事有差謬,人不敢當面直言,特設一面鼓在門外,但有直言敢諫者,著他擊鼓求見。欲天下之人,皆得以盡其言也。又恐自己有過失,人在背後譏議,己不得聞,特設一木片在門外,使人將過失書寫在木片上,欲天下之人,皆得以攻其過也。
  •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望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

  • 有一天早朝已畢,房玄齡卻在朝中徘徊不回家,唐太宗很奇怪問他,卻聽他說,請皇上下旨令他的夫人不要生氣,他才敢回家,太宗聽了大吃一驚,沒想到房玄齡竟怕老婆到這種程度。
  • 古時的那些諸侯、君王,雖位高權重,尚都懂得以賤為本的道理,自己謙稱為“孤人”、“寡人”,足可見時常提醒自己保持謙遜卑下,含蓄內斂不張揚的品質,對治國者也是至關重要的。
  • “先王耀德不觀兵”出自《國語﹒祭公諫征犬戎》一文,意為:以前的君王彰明美德而不炫耀武力。
  • 【大紀元12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協昌曼谷五日專電)今天是泰王蒲美蓬七十八歲大壽,泰國各地都熱烈慶祝國王大壽,同時特赦一千兩百名囚犯;泰王蒲美蓬明年也將慶賀登基六十周年,這名飽受泰國人民愛戴的君王,也是目前全球在位時間最長的君王。
  • 「泰晤士報」今天報導,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計劃未來他一旦登基成為國王,將使用「喬治七世 (George VII)」的頭銜,以紀念他的祖父和喬治六世,不會使用查爾斯三世(Charles III),原因是英國歷史上不孚民望的君王都與查爾斯這個名字有關。
  • 寫唐太宗李世民與鄭文貞公魏徵的文章實在太多,寫的人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探討,所以都有一得之見,我再寫下去,沒有太多新意就覺得自己很愚蠢。但是,雖經多次違避,最後筆頭一抖,還是寫下了這個題目。因為他兩太可愛可敬了:一位是氣度恢宏的君主,一位是膽識過人的諫臣,他兩搭配成晴空萬里的天,花團錦簇的地,這個天地的大名就叫做「貞觀之治。」人在這樣的天地間活著,才活得舒坦,活得精神煥發,生命壯麗啊!所以我避不開他們,或許他們正歸結著唐代盛世的意義。
  • 太宗還寫詩一首,追述往古興亡之道,擱筆之後歎道:「鍾子期死,俞伯牙不再彈琴。我寫此詩,又給誰看呢?」惆悵之情無以言表,他讓起居郎拿著這篇詩稿,到虞世南的靈前吟誦一番,然後燒掉,希望虞世南的在天之靈有所感悟。
  • 【大紀元1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戴慧瑜/台北報導)唐朝的泱泱大國風範,君王以誠信服人,百姓安居樂業,是中華民族歷史罕見的盛世。昔日的繁華,透過京劇小生曹復永《凱旋》一劇結合新唐人旗鼓隊《乾坤正 慶太平》演出,讓人彷佛回到歷史重溫神傳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