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1日訊】(自由亞洲電臺駐香港記者林迪報道)《開放》雜誌是香港爲數不多的政論雜誌。記者林迪就《開放》雜誌今年1月號的內容採訪了主編金鍾先生。訪談的第一部份談到了去年各地發生的維權事件,以及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對處理這些事件的基本態度;以及中共高層正在積極籌備將在明年召開的十七大,包括軍隊人事的變動,尤其中共政治局常委可能從九人恢復到七人制。
記者:金鍾先生,06年的第一期是對05年中國的政治狀況作一個總結。一般認為05年對胡錦濤是所謂的元年吧,他開始時提出的是和諧社會,但很可惜到年底卻恰恰是以汕尾開槍鎮壓事件作為終結,其間也發生很多維權遭到不同程度的打壓事件。你們的報導中也提到胡錦濤在七月份五中全會中有個講話,就專門講到如何對待維權問題,你覺得這一系列事件和他的講話有沒有一定的連繫?
金鍾:我相信是有關係,當然並沒有拿到中央的文件具體來解釋,下面要怎麼樣來處理維權事件,但是精神上面可以看的出來是上下一致的。因為胡錦濤曾經明確的提出來要嚴格對付有政治問題、有政治背景的維權事件。他有很高的政治警覺性,就怕維權各個地方此起彼復,造成地方包圍中央,壓迫中央,給中央施加壓力,造成一種大的局面的變化。
記者:胡錦濤那個講話的精神是怎麼樣?
金鍾:他就是希望能夠控制維權運動,他們也明白這個維權要完全壓制是不可能的,如果因勢利導做的好,對他們來講還可以緩和一下這些地方官民之間的矛盾。但是他們還是很多疑,這牽涉他們之間缺乏安全感,總是還是把自己和老百姓擺在對立的地位上,這種陰影始終伴隨他們幾十年的決策。他就是要使維權一定嚴格的非政治化,你對待地方的所謂腐敗、經濟、官員等一些問題去弄一弄可以,但是不要提高到政治層面,不要涉及對制度、對上級的黨的領導動搖。
記者:我還注意到你們這一期提到,新華社在幾天以後才開始發表有關汕尾政府發言人的幾則電訊,但是新華總社編輯的記者竟然找不到文本,有點神龍見首不見尾,這不知道是怎麼來的,這有點逃避責任的感覺。
金鍾:對,他們現在有這個說法。有一些禁令,有一些對人的事情,名聲不好的事情,他們已經轉變了下達命令的方式。以前是用文件嘛,現在不是,一個電話就把文件傳達下去了,有時候甚至傳達就完了,到底執行的怎麼樣?他們也沒有一追到底。所以我們就說,這也是一種後極權主義,就是專政的總發條已經開始鬆了。
記者:有人也分析到,就在汕尾開槍事件發生不多久之後,太石村的村民和他的辯護律師郭飛熊就釋放,一些地方也開始鬆動了,有的賠償啊,有的也開始執行,有人認為這是汕尾開槍事件的一種減壓措施,怕繃的太緊,這發條要繃斷了。
金鍾:是,很顯然,因為開槍這個事情人命關天嘛,有六四的前車之鑑,所以他們當然不讓事情向他們不利的方向膨脹、擴大。
記者:因為共產黨還是中國政治舞台上支配的力量,它的一舉一動都是引人注目,接著對它來說最大的事情是十七大緊鑼密鼓的就要開,你們這一期說要在明年的第一季提前開,人事上似乎也已經有了初步的名單,這方面恐怕各方都很關心的。
金鍾:關於十七大的事情,其它媒體也根據得到的消息也都有過報導,說他們有意要提前召開。我認為並不是最後的定案,只不過是有聞必報,最後會不會提前不知道。但是我們這一期發表的人事的初步安排,是我們的北京的消息人士提供的,他們人事現在已經在動,包括傳聞在內,像關於軍方的兩個人,一個是劉少奇的兒子劉源晉升為軍科院政委,還有一個張震的兒子張海陽從大軍區的副職升到正職,任成都軍區的政委,這兩個消息是有人報過的。但是最主要就是要把現在九個人的常委恢復成七個人的。
記者:其實七個人是他們很長時期一直以來的。
金鍾:傳統的就是七個人的。
記者:反而十六大的九人是偏離常規的作法。
金鍾:後來我們聽說十六大改成九個人,最後時間才改的,因為他們有點擺不平,就增加兩個,是臨時性的,原先很長時間籌備都是七個人,最後才加。所以當時十六大在報導人事的籌備當中,我們也曾經得到非常可靠的消息,包括李瑞環出局,我們是第一家報導,而且是正確的。那麼這次報導可信度怎樣,當然我們很難說,但至少還有一年多嘛,中間還有變化的可能。
(據自由亞洲錄音整理)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