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妍君台北十日電)主祀保儀尊王張巡的景美集應廟,是台北市文山區唯一一座古蹟;高、張、林三姓福建安溪移民在清朝將保儀尊王神像帶到台灣,一百三十九年前,高氏族人將集應廟遷移到現景美夜市內,廟中保存具清代建築特色的石獅、彩繪,不僅是清代移民的原鄉信仰中心,也一度兼具高氏宗祠功能。
張巡、許遠在唐朝安史之亂時堅守睢陽,成為高氏族人一千兩百多年前由河南遷到福建安溪,後來又遷到台灣定居的主要守護神;高氏族人於一九○八年買下位於萬華的「學海書院」,修繕為高氏宗祠前,都在景美集應廟祭祖,集應廟至今也仍由高氏後人管理。
由於年久失修,景美集應廟管理委員會前兩年邀集原屬集應廟廟產的「萃記」、「同記」管理委員會,各出資新台幣一千五百萬元,加上文化局補助的六百五十萬元,循古法修復集應廟,去年三月竣工。
景美集應廟管理委員會主委高義秀指出,管理委員會兩年前特別到中國大陸,選購一百多萬元的福州杉運送回台,供修復工程使用;集應廟柱子、隔間板則使用台灣檜木,廟前石台由泉州進口,兩側廂房土磚僅削去表皮,儘量保持原貌並留下磚上的窯印。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科長王逸群表示,景美集應廟屬「兩殿兩廊兩護龍」格局,兩殿間有天井,與艋舺青山宮、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等有中殿,或規模更大的廟宇相較,屬中小型廟宇;另外,集應廟前殿步口設有木欄柵,是清代廟宇常見設施,但近年已不多見,廟前還有廟埕、戲台,極具特色。
他指出,由景美集應廟前埕往內望,可看到一對清朝同治丁卯年落款的石獅,呈現威而不猛的迎客姿態,偏中國南方獅形貌;前殿右側門旁的石雕屬具像石雕,以武將執旗、童子持球圖像,意喻「祈求」,這種將民間傳說、歷史故事融入雕刻作品的做法,在台灣廟宇中相當常見。
王逸群說,修復工程中,發現景美集應廟磚牆與樑間設計出「柱洞」構造,樑柱可直接插入磚牆中,與台北附近廟宇多將樑柱置於磚牆上,再以石灰包裹的方式不同;若以石灰包裹,樑柱易由兩端蛀起或生霉,「柱洞」構造使樑柱兩端通風良好,集應廟樑柱反而先由中心開始蛀蝕。
他表示,以景美集應廟正殿香爐為界,可發現上方樑柱兩側彩繪採「對場」形式繪成,也就是廟方邀集中國南北方畫師拚場競技,呈現雙方不同的技法與巧思,也是台灣廟宇常見的建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