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0日訊】常遇春(1330~1369),明朝開國名將。字伯仁,濠州怀遠(今屬安徽怀遠)人。元末農民大起義爆發后,他先是投靠劉聚,至正十五年(1355年)轉投朱元璋,從此追隨朱元璋南征北伐十四年,在兼并群雄、驅逐元朝、統一中國的戰爭中,常遇春馳騁疆場,經歷無數戰役,屢建奇功。后來朱元璋在總結開國之功時曾說:“計其開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認為常遇春的功勛“雖古名將,未有過之”,常遇春先后做過總管府先鋒、都督、統軍大元帥、中翼大元帥等。在他一生的軍事生涯中從沒有打過敗仗,所以他很豪邁地說能率十万軍橫行天下,所以軍中常用“常十万”來稱呼他,世人也都稱他為 “天下奇男子”。
常遇春世代務農,家境貧寒,他自幼習武,二十歲左右便“貌奇偉,勇力絕人,猿臂善射”。元末農民大起義爆發后,常遇春在家鄉先是跟隨劉聚。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天,投奔朱元璋,由于他勇敢善戰,多次建功。
至正十五年(1355年)六月,隨朱元璋率軍渡江南下,參加了著名的采石(在今馬鞍山市之南、長江東岸)戰役,戰斗中,面對著元軍元帥康茂才嚴密防守的如雨亂箭,常遇春乘一小船在激流中揮戈猛攻,率先登岸,殺入敵陣,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元軍大敗,朱元璋乘胜率軍攻占太平。次年三月,又攻占集慶(今南京),改為應天府。朱元璋占領集慶及其周圍地區,獲得了富庶之地,為他以后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這次戰役中,常遇春初露鋒芒,一戰成名,升為元帥,開始得到朱元璋的賞識。
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陳友諒率水軍數十万直逼應天府。陳占据長江上游,兵精船大,雄心勃勃,虎勢群雄,是朱元璋的主要對手。雙方在南京城西北的龍灣展開惡戰。常遇春奉命与馮國胜率軍三万設伏,經過一場鏖戰,大敗陳友諒,斬首万余,擒捉三千。正值江水落潮,龍灣水淺,陳友諒一百多艘巨艦全部擱淺,朱元璋揮水陸軍并進,陳友諒大敗﹐逃走江州(九江)。龍灣大捷,朱元璋以少胜多,轉危為安,并壯大了力量。常遇春大破敵陣,戰功卓著,升行省參知政事。朱元璋夸贊他說:“當百万眾,摧鋒陷堅,莫如副將軍。”
龍灣戰后的第三年,陳友諒率軍六十万再次來攻,雙方在鄱陽湖進行了一場持續三十六天的大決戰。戰斗中,朱元璋座船擱淺,而陳友諒的大將張定邊正率船隊來圍攻,情況万分危急。緊急關頭,常遇春急來增援,射傷張定邊,又用自己的戰船撞擊朱元璋的座船,使其脫离淺灘。然后利用小船优勢,組織火攻,乘風放火,把陳友諒的艦隊燒得烈焰沖天,死傷慘重,湖水都變成紅色。陳友諒在撤往湖口時遭到常遇春的迎頭堵截,在混戰中被流矢射中死去。打敗陳友諒后,朱元璋的實力一舉成為群雄最強。論功行賞,仍然常遇春功勞最大,升為平章政事。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七月,常遇春隨徐達率軍攻取廬州。后來又率軍与鄧愈會合,占領江西的新淦、吉安、贛州、南安等郡縣及岭南的韶州、南雄等地。第二年五月,常遇春又与鄧愈率軍攻取湖北的安陸、襄陽;十一月隨徐達率軍攻占泰州。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八月,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兵二十万,東征張士誠。經過長達十個月的攻堅戰,終于攻破平江城(今蘇州),俘獲張士誠及其部下25万人。常遇春再次因功進封為鄂國公,朱元璋极為贊賞他,當眾夸贊他說:“當百万眾,摧鋒陷堅,莫如副將軍。”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征虜副將軍,率領二十五万大軍北伐元朝。由于北方元朝軍事力量已經大大削弱,所以,徐達、常遇春率軍僅用了三個多月即平定山東。洪武元年(1368年)四月,明軍在洛陽与元軍遭遇,常遇春率領麾下壯士突入敵陣,勇猛沖殺,在洛水之北擊潰元軍五万,俘獲無算,史稱塔儿灣大捷。常遇春率軍趁勢占領了河南和潼關,奪取了西進陝西的門戶,為攻取元朝都城大都創造了极為有利的條件。
洪武元年閏七月,徐達、常遇春率師由臨清沿運河北上,連下德州、通州,逼近北京。常遇春墓前的盔甲石人元順帝攜后妃、太子等逃奔上都開平(在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八月二日,徐達、常遇春一舉攻占大都,改名北平府。接著又揮軍西進,平定山西。洪武二年三月,西征軍進攻陝西。元順帝乘明軍主力遠征陝西、山西之机,命丞相也速率軍向北平反攻,兵鋒直抵通州。常遇春奉命与李文忠率步卒八万、騎兵一万馳援北平,元軍聞訊倉皇北逃,常遇春率軍追擊千里,大獲全胜。為了徹底解除元軍對北平的威脅,常遇春又率軍直搗元上都開平,迫使元順帝逃奔和林(今蒙古國哈爾和林)。
洪武二年(1369年)元月,常遇春与李文忠在大興州(今隆化縣城)大破元軍,又率軍殺向上都。《明史紀事本末》記載:“元主先已北走,追奔數百里,俘其宗王慶生、平章鼎住等,斬之。凡得將士万人,車万輛,馬三万匹,牛五万頭。”常遇春和李文忠取得上都大捷后,凱旋而歸。
据《明史》記載,七月初七,當大軍行至柳河川(今河北龍關縣西)時,常遇春忽得“卸甲風”,很快就病死在軍中,年僅39歲。朱元璋聞訊大為震惊,寫詩痛悼他:“忽聞昨日常公薨,淚洒乾坤草木濕”。常遇春的靈柩運到龍江關(今天南京下關)時,朱元璋親往祭奠,追封為開平王,謚忠武﹔并依据“宋太宗喪韓王趙普之故事”,將常遇春賜葬鐘山原﹔后又在南京雞籠山下建的功臣廟中給他塑像祭祀,把他排在首位。禮遇之厚,非同一般。
常遇春自從1355年追隨朱元璋,參加采石磯渡江戰役,采石磯之戰,他飛舸奮戈,率先登岸,至今馬鞍山采石磯頭還遺留著一只巨大的腳印,相傳就是常遇春在這次戰斗中躍身登磯時留下的。到1369年奪取元上都開平,暴卒于柳河川為止,十四年戎馬生涯,轉戰南北,可以說無役不從,戰無不胜。常遇春“為人沉鷙果敢”,被譽為當時的天下奇男子。他曾自負地說:“我率十万人便可橫行天下”,軍中送他一個綽號叫“常十万”。他不僅有勇,而且也有智謀,常常以智取胜。或者設伏,使用疑兵;或者聲東擊西,出敵不備。在歷次戰役中都不乏其例。比如1359年七月,常遇春率兵攻衢州,元將宋伯顏不花悉力守備,常遇春使用各种攻城器具,仍久攻不下,乃以奇兵出其不意,挖穴道進入南門瓮城,毀敵所架炮,又策動元將張斌約降,內外夾擊,乃奪得衢州。再比如,1360年五月,常遇春与徐達一起攻破了陳友諒的樅陽水寨,陳友諒率大軍前來報复,四處揚言要攻取安慶。常遇春經過分析,認為其中有詐,這是陳友諒要奪取安慶附近的池州,是聲東擊西之計。同徐達商議后,決定將計就計,設伏誘敵,陳友諒果然中計,腹背受敵之下大敗而逃。這都是常遇春以智謀取胜的典型戰例。所以史書上說,常遇春“雖不習書史,用兵輒与古合”,“克敵制胜之方皆中節度”。
常遇春“愛撫士卒”,“每与敵戰,出則當先,退則殿后,未嘗敗北,士卒樂為之用”。這是自古名將几乎所共有的一個优點。与此相應就是兵有紀律,所到之處秋毫無犯,不扰民。他很同情百姓的疾苦,這同他出身農家有關,也是朱元璋在開拓事業中一貫嚴格要求的。常遇春与胡大海一起曾向朱元璋建議,免收百姓給軍隊交納的糧草——寨糧,朱元璋采納了這個建議,注重發展屯田事業,以解決軍隊的糧餉,從而減輕了占領地區百姓的沉重負擔。
在和同僚之間的關系上,常遇春處理得也比較好,在作戰中能夠節制諸將又能虛心与諸將研究對策,集思廣益。他身為副將軍,与大將軍徐達一起征戰,非常尊重小他兩歲的徐達,謙遜地“奉節制,進止赴期不敢爽毫發,大將軍雅敬愛之”,始終無小間。
常遇春墓現位于南京市太平門外紫金山之陰白馬村。墓高2.4米,墓基周長約29米。墓塋与墓前石刻保存完好。有石柱一,石馬、石羊、石虎、武將各二。石獸雕刻工藝精湛,神形兼備。武士雙手撫劍,頂盔貫甲,威武雄健。現碑上鐫刻”明故世祖開平王遇春常公之墓”,系清同治十年(1871)二月重修時其裔孫所立。(//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