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國際要聞

羅馬帝國的衰落與新奧爾良的悲劇

歐洲崩潰的前奏?

【大紀元9月8日訊】(亞洲時報 Spengler撰文)美國新奧爾良(New Orleans)在幾小時內沉陷。我們現在知道,防洪控制措施對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人為侵蝕導致了這場在所難免的災難。然而,使我們感到震驚的不是這場災難造成的巨大損失,而是新奧爾良市民對他們的生活必將面臨厄運的漠視程度。

「卡特裡納」(Katrina)颶風應該促使我們以正確的思維模式,重新思考兩份關於羅馬帝國衰落的最新研究成果。羅馬帝國的覆亡可謂漠視厄運存在的歷史原型。正如匈奴人(Huns)西元376年的入侵毀滅了西羅馬帝國一樣,卡特裡納颶風也毀滅了新奧爾良。

羅馬覆亡數世紀前就已開始自掘墳墓,而密西西比河兩岸的居民幾十年前也開始做同樣的事情。怎樣來解釋這種對顯然即將來臨的厄運的麻木呢?俄國革命領導人托洛茨基(Leon Trotsky)在《俄國革命史》中回顧了尼古拉斯二世(Nicholas II)1917年的日記。這位沙皇在日記中談得最多的是國內的流言蜚語,但對復仇女神的逼近視而不見。

因此托洛茨基諷刺說:歷史若要摧毀誰,首先會使他麻木。這是一句妙語但不是一個答案。人類對待信仰不像對待生活,不易改變在他們生活中根深蒂固的信仰。那些最靠近大災難者往往處於最不利的觀察位置。正如筆者多次指出的,歐洲和日本面臨人口災難,但是他們還沒有中國的熊貓那樣容易改變自身行為方式。面對竹林越來越稀少的困境,熊貓們還能夠學會吃署條。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也許可以原諒那些面臨生存威脅而執迷不悟的「當局者」,但卻無法原諒那些從遠處觀察歷史的「旁觀者」。就傲慢自大來說,當今學術界跟羅馬人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拒不承認西方帝國曾經衰落過。這可能使門外漢感到吃驚,但這並不誇張。

彼得•布朗(Peter Brown)是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後古典時期指南》(Guide to the Postclassical World)的主編。他讚美第一個千禧年的中期是「一段自成一格的具有決定性的歷史時期」,而不是「一段繁榮昌盛和達到較高文明水準的歷史時期」。

考古學家珀金斯(Bryan Ward-Perkins)解釋道:「在這個後殖民時期的現代世界,不管是指古代文明還是現代文明,『文明』這個詞聽起來很不順耳,因為它被看作是對那些沒有被貼上這個標籤的社會的一種貶低。今天人們普遍使用『文化』而不是『文明』 這個詞。因為所有的文化都是平等的,沒有任何文化比其他文化更優越。」

他引人入勝的著作不僅談到了羅馬帝國的衰落,而且談到了人類無知的天性。他警告我們:我真誠的希望,我們永遠也不要再經歷西羅馬帝國覆亡時所產生的那種恐怖與流離失所;它毀滅了一個悠久燦爛的文明,將西方居民的生活推回到史前時代。羅馬人在遭受滅頂之災前也和今天的我們一樣,確信他們的世界將永遠存在下去。他們錯了。我們要是夠明智的話,就不要像他們那樣自鳴得意。

西方真的有過衰落嗎?在4-7世紀之間,西方帝國的人口至少減半甚至3/4,同時衡量物質生活的所有指標也都下降了。通過簡潔有力的敘述,珀金斯不僅證明了羅馬帝國的衰落,而且還證明其衰落的程度所產生的恐怖和災難。以下是從其著作中的節選:

出土的瓷器證明,在西元100和400-700年間,羅馬北部農村居民減少了3/4。雖然這並不能說明當時人口減少的普遍狀態,但顯然說明下降幅度很大。

• 陶輪的使用、制磚和其他羅馬技能曾在英國消失三個世紀。

• 從出土文物來看,3世紀的農民家裏使用的陶器就已經很精緻,然而7世紀時皇室用餐的器皿卻很粗糙。

• 羅馬5世紀前最大的瓷器堆裏有5300萬個兩耳細頸橢圓土罐的碎片,而7世紀最大的瓷器堆裏只有500個這種土罐的碎片,裝不滿半條船。因為發現了許多貨船的殘骸,一些學者相信,地中海貿易直到19世紀才恢復到1世紀時的規模。

• 在4世紀前一直作為通用貿易貨幣的銅幣隨後在西方帝國消失了。

珀金斯對考古學線索的評估使「無衰落」理論不攻自破。一個更令人不解的問題是:從赫拉克勒斯之柱(Pillars of Hercules)到小亞細亞(Asia Minor),這個科技先進和商業發達的經濟體,怎麼會在不到2世紀的時間衰退到鐵器時代的落後水平呢?

希瑟的著作對我們幫助不大。他只給出了一個最簡單的解釋,那就是匈奴人的入侵導致哥特人、汪達爾人和阿蘭人等湧入羅馬帝國境內,從而在一個世紀之內毀滅了羅馬生機勃勃的經濟。然而,粗略統計一下就會發現,湧入羅馬帝國境內的異族人的數量不足以給當時的羅馬帝國造成這麼嚴重的災難。

珀金斯指出:「一個大的日爾曼部落也不過區區幾萬人,而在義大利和羅馬帝國在非洲的領地這些地區卻有數百萬人口,在西元4世紀支持著一支60萬的常備軍」。

這麼小規模的異族人群體何以能夠征服人口比他們多得多的羅馬人?珀金斯給出了幾個答案,但他對羅馬經濟成就的欽佩使他不願意得出看來顯而易見的結論。當時一些有識之士早就警告,由於人口出生率從西元1世紀開始下降,羅馬帝國的人口一直在減少。然而,當今的人口統計學家卻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但珀金斯認為,考古證據能夠更清楚地說明這一點。「義大利中部大部分地區和高盧部分地區似乎在3和4世紀期間就已經開始了人口衰退」,當時英國人丁稀少,羅馬軍團的新兵招募基地和稅基越來越少。據說義大利中部,也就是講拉丁語的心臟地區,人口衰退的速度最快。筆者趨向於相信在學術界並不流行的傳統觀點:由於殺害嬰兒、各種避孕措施、濫交和整體道德敗壞,羅馬早在崩潰之前就已腐朽。

珀金斯謹慎地指出,東地中海的經濟當時依然很發達,並警告說「至於整個西羅馬帝國總體經濟及其軍事力量是否早在5世紀初的問題出現之前已經衰退,這個問題不應枉下結論」。

但這好像是在說:我們依然不能斷定新奧爾良的經濟是否在「卡特裡娜」颶風到來前已經在走下坡路。羅馬繁榮的經濟靠大量奴隸的血汗勞動來支撐,羅馬人的這種社會制度無法抵禦異族人掀起的風暴,就像龐嘉全湖(Lake Ponchartrain)的防波堤無法抵擋「卡特裡娜」颶風一樣。

• 羅馬的經濟依靠的是奴隸的賣命勞動並且需要源源不斷的新供應(這一點和美國南方的黑奴不同,那裏的奴隸人口是以自然增加的方式增長)。由於戰利品越來越少,而且新近抓獲的奴隸相當多都來自打算造反的同一外邦部落,羅馬帝國已經開始感受到壓力。

• 「即使早在西元376-378年哥特人剛剛進入羅馬帝國時,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發財的慾望已經使他們蠢蠢欲動。歷史學家馬塞林(Ammianus Marcellinus)告訴我們,由於逃跑的哥特奴隸、不堪忍受國家金礦中非人條件而逃跑的礦工,外加那些由於各種苛捐雜稅不堪重負的人民,想要造反的人數已經大大增加。

• 在哥特人408-409年冬天圍攻羅馬期間,當時的一位有識之士指出:「幾乎所有的羅馬奴隸都傾城而出,加入野蠻人攻城的隊伍」。

• 西元399-400年日爾曼將軍Tribigild在小亞細亞造反時,由於有大量奴隸和流浪者加入,整個小亞細亞都處在危險之中。

瑪雅人的城市因過渡伐木而突然毀滅;羅馬的突然覆亡是因其人口的過快衰退。羅馬社會跟美國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的防洪堤一樣不堪一擊。在哥特人5世紀初入侵前,羅馬的稅基至少減少了80%,西羅馬帝國開始走上死亡之路。

歐盟國家現在佔領著相當於羅馬帝國曾經佔領的土地。一個世紀之後,它會不會也突然崩潰?

注: 本文參考書目

布賴恩•沃德•珀金斯(Bryan Ward-Perkins)的著作《羅馬的衰落和文明的終結》(The Fall of Rome and the End of Civilization)。

彼得•希瑟(Peter Heather)的《羅馬帝國的衰落》(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