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伊朗能源交易難獲能源安全
【大紀元9月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莉雅2005年9月7日華盛頓報導)美國一名高級官員星期二警告說,如果中國繼續與像伊朗這樣的國家達成能源交易,中國與美國的衝突將會增加,也不會獲得能源安全。
*中國應考慮此類合作代價*
美國副國務卿羅伯特·佐利剋星期二在華盛頓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對蘇丹、緬甸和伊朗這些國家採取的政策可能只是受到單純的能源利益的驅使,但是在美國以及其他地方,這些政策被看作具有更大的外交上的效應。中國意識到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他說,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關係將會在別的地方造成反彈,因此中國需要決定他們是否要付出這樣的代價。
為了滿足日益擴大的能源需求,近年來中國與伊朗、津巴布韋、委內瑞拉以及蘇丹等國紛紛達成能源交易,在海外購買能源資產或是產權。但是這些國家都被美國看作是問題國家。
*美對中國崛起做兩手準備*
華盛頓著名的智囊機構布魯金斯學會的資深研究員黃靖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說,佐利克的講話說明,美國對中國的崛起是做了兩手準備:
“中國在迅速發展、崛起的過程當中,肯定會和美國發生一些交集和碰撞。如果中國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發展所帶來的變化對美國有利,那麼佐利克說過,美國就會跟中國合作。如果在發展當中以及發展帶來的格局對美國不利,那麼美國就會採取辦法,防止不利局面的發生。”
黃靖認為,從美國方面來看,佐利克的這個警告是合理的。
不過,華盛頓的智囊機構卡托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專家多恩在接受本台採訪時則對佐利克的講話做出了這樣的反應:“他這麼說當然是對的,但是另一方面,如果美國不讓中國購買美國的資產,我們自己的這種政策增加了中國轉向其他國家的可能性。”
*短期收益與長期損害*
布魯金斯學會的黃靖說,從中國方面來看,雖然中國有權同美國認為的那些“問題國家”發展關係,開發能源,但是最終會得不償失。他說,中國通過在這些國家購買能源資產和產權的方式可能在短期內有所收益,但是從長期來看,是自己把自己排除在業已形成的世界石油體系之外,而中國自己又沒有能力構建起一個獨立的石油體系,結果反而會損害自己的能源安全。
佐利克上個月剛剛訪問了北京,在美國對中國日益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影響力感到關注之際啟動了與中國的高級戰略對話。
*中國政策的全球性後果*
他向北京的領導人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息,這就是中國需要考慮它的政策在全球可能造成的後果。他說,北京需要對別的國家如何看待它特別是在能源、貿易和軍事領域採取更加敏感的政策。他表示,中國需要意識到,儘管它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是它的人口和面積以及發展速度使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因此,不僅是在美國,在亞洲其他地方以及歐洲,人們對中國將如何使用這個日益強大的力量都懷有疑問。
就在佐利克向中國發出這個警告的同時,中國國家副主席曾慶紅最近在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上撰文,告誡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時要多做少說,注重實效。他警告中國企業在涉及戰略物資與重要的海外投資時,要通盤考慮中國的政治與外交大局,不能只看經濟因素。
*中國公司或自行其事*
布魯金斯學會的資深研究員黃靖表示,曾慶紅的這個說法是有針對性的:“言外之意,中國的三大石油公司在對外發展當中,比如和伊朗、委內瑞拉和蘇丹,可能有些時候並沒有完全按照北京、就是中央的意圖去做。所以曾慶紅才會發出這個提醒。事實上也確實是,中國的三大石油公司在很多和國外合作方面,現在看來,是自己作主的。”
黃靖舉例說,在中國南方發生油荒的時候,中國的三大石油公司之一竟然在國際市場上出售了幾百萬桶石油,從中謀取巨額利潤。
佐利克也表示,他不清楚北京在能源問題上的舉動多大程度上是受到中國的石油公司的促使,多大程度上是政府的戰略計劃。但是他說,北京不可能通過與這些國家簽署能源合同來保障它的能源安全,因為在一個全球市場,你不可能鎖住能源資源。
*保證能源安全的有效途徑*
佐利克說,布什政府一直在鼓勵中國對能源給予更為廣泛的定義,這包括與華盛頓和其他國家合作開發石油和天然氣以外的能源,擴大石油天然氣的來源以及提高能源效率。
布魯金斯學會的黃靖也表示,石油消費國之間進行合作、推動能源的市場化是中國保障能源安全最可行也是最有效的途徑。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