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史前遺址 再現台灣八里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吳嘉億/八里報導〕台灣八里新店線東西向快速道路,日前在台北港附近施做高架橋樑工程的環境評估時,由考古學者劉益昌在橋墩預定地挖掘出史前文化遺跡,經鑑定發現為新石器時代中期,距今至少有4千年以上的「繩紋陶文化」遺址,並且成功挖掘到有明顯劃紋及繩紋的紅色陶片及其他相關出土文物。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表示,1990年前後,在挖掘八里十三行遺址時,意外在附近地區發現有繩紋陶等器物出土,經過考古發現,陶器的口緣較厚、上面也沒有劃紋,應為觀音山上發現的大坌坑文化後期,為大多數人所稱的「繩紋陶文化」。

劉益昌指出,因為中南部都有以繩紋紅陶為主的牛罵頭、牛稠子等地方性文化,台北卻沒有一個屬於地方性的文化,才會在2002年時以八里舊地名的「訊塘埔文化」為名,並作論文研究正式發表,本次在橋樑預定地,挖掘出來的裝米飯用紅陶瓦罐與石刀等出土文物,更可證明「訊塘埔文化」的存在意義。

考古團隊目前在八里台北港附近,廖添丁廟旁的路旁高架橋樑預定地各開挖三處遺址,距今至少4千年,除發現有疑似新石器時代生竽跡,還挖掘到可能是用來炊煮食物的伙堂,證明該處極有可能為一個聚落遺跡。

這項考古挖掘工作,預計12月完成,至於未來在高架橋下是否要再行開挖,發掘更多訊塘埔文化遺址文物,需再由研究單位與交通部研商。

目前八里鄉已經發掘的出土文化文物,除了有新石器時代中期位在觀音山腰大坌坑約5~7千年前的「大坌坑文化」,以及後期約3.5千至4.3千年的「訊塘埔文化」(繩紋陶文化 )以及金屬器時代的「十三行文化」,加上該地區興建營運的十三行博物館,可說為研究台灣歷史文化考古學者重要的基地,對於台灣的史前文化研究貢獻良多。

(//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