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3日訊] 10多年前,因修建京九鐵路,位於吉水縣城的東南隅,贛江與恩江的交匯處,一個叫「三碗齋」的地方,考古工作者在這裡發現了三國東吳時期的一座大型「藻井磚室土墩墓」,距今已有1700多年,考古學家稱之為「江南第一墓」。
為什麼在吉水這個離王權貴族遙遠的地方,卻有著如此宏大規模的王族古墓?大墓的主人是否為當地人傳說中的東吳孫權夫人的姐夫——「騎都尉」譚紹?
據華夏經緯網9月2日報道,素有「文章節義之邦,人文淵源之地」之稱的吉水縣。在宋明兩朝,這裡曾出現過「一門三進士,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的盛況。「江南第一墓」坐落於吉水縣城105國道旁的縣博物館內。大墓現在已被新建的樓房圍在了中間,四周的走廊則成了人們觀賞大墓的最好場所,整個墓形呈「品」字狀,墓室用灰色網錢花紋磚於平地壘砌,大墓由墓門、甬道、前室、左右兩個耳室(廂房)、左右兩個藻井、後室,以及正方形迴廊構成。前室平面呈八邊鋸齒形,後室平面呈方形,前室與後室有甬道相連,隅捲進式穹窿頂。墓底距封土堆高15米,南北、東西線長各為30米,墓地佔地900平方米,封土呈覆漏斗狀,為黃色粘土夯實而成。整個墓的外形給人的感覺就如一座歐洲中世紀的城堡。
從朝西的墓門進入大墓,立刻有一股冰冷的涼氣迎面撲來,給人一種陰森逼人的感覺,不禁心生寒顫,穿過一條黑漆一團的長長甬道,就來到了墓的前室,再往前走約3米,就到了大墓的主室,主室的頂部呈尖尖的城堡狀,兩邊還有兩條通往左右的兩個半圓弧狀耳室(廂房),比主墓室略低些。主室後面的後室就是墓主的棺槨安放之處,左右還有兩個與後室平行的藻井,藻井的盡頭則是兩個尖尖的小城堡。整個大墓儼如一座封閉式的莊園,其規模彰顯出了主人生前顯赫的地位。
沉睡千年一朝見天日
「三碗齋」原本是吉水縣城文峰鎮南郊一處不顯眼的幽靜角落,這裡雜草叢生,人跡罕至。不知從什麼年代起,這裡就有一個高大土堆,遠看像一座小山,近看上面還有三個突出土包,形狀如同人們用於敬神的「齋飯」,因而得名。1991年,橫貫中華南北大地的「京九鐵路」要穿過「三碗齋」,一座沉睡了千年的古墓終於重見天日。
經過發掘,考古人員在墓中出土了120餘件隨葬品,有銅、鐵、陶、瓷、石質器皿,文物中有極為珍貴的「人物神獸青銅座燈」、造型優美的「青銅雌雄朱雀」、「青銅白虎」,這些在江西均屬首次發現。其中的一套「青瓷茶具」,在全國也是目前發現的一套最為完整的茶具,另外還有一些青瓷飯灶、糧倉、廁所,以及青瓷造型的豬、鴨、鵝等日常用品和家禽。尤其讓人感到驚奇的是,整個大墓均使用干砌法,磚與磚之間沒有使用任何的粘接物。經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實地考察後認定,此墓為「東漢大型藻井磚室土墩墓」,建於三國東吳晚期,距今已1700多年了,目前在江南其他地方還尚未發現過如此規模宏大的墓葬地。該大墓歷代以來就屢遭被盜,墓室被淤泥充塞,骨骸無存,墓內也沒有發現有任何金銀、玉器之類的物品。大墓裡也沒有找到墓碑、墓誌銘等有關記載墓主身份的資料,估計是在歷代盜墓過程中,被盜墓者毀壞或丟失了。千年古墓由此留下了團團迷霧,有待於歷史學家、考古工作者去進一步揭開!
古墓主人到底為誰
據有關學者不斷研究考證後推測,大墓的墓主應為三國時東吳的譚紹。在吉水縣城東約6公里處,有一個叫譚埠的村莊,系吉水譚氏開基之地,該村早就有孫權姐夫墓在「三碗齋」的傳說。相傳譚氏開基後,曾一個叫譚紹的人早年讀書中舉,外出做宮,官至騎都尉,成了皇親國戚,後因宮廷權位之爭失勢,譚紹回故鄉定居,死後葬於吉水城郊的張家屋下東側,共3家,「品」字形排列,封土高8至9米,狀似3碗大齋飯,稱作「三碗齋」。
吉水博物館副館長葉翔告訴記者,當時由於修京九鐵路,大墓在原址上整體向西移動了近200米,整個墓與原貌相差無幾,同時又在大墓上建起了一座博物館。該墓最大的特點是,每塊磚之間沒有用任何粘接物,在重建過程中專家也嘗試過使用這種方法,但均告失敗,所以最後還是用了粘接物。至於距今1700多年的古人是怎樣不用粘接物就建起了如此一座大規模的墓,到現在仍舊還是一個謎。@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