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產業》離牧政策 台養牛業日暮
【大紀元9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昭國╱專題報導) 為加速台灣農村經濟發展,政府曾經採取種種措施協助推廣養牛事業,自從加入WTO後採行離牧政策,不但讓國內酪農日益艱困,更讓台灣養牛事業成為另種夕陽產業,業界預測,台灣早晚將演變成無牛可殺的地步。
根據農委會93年底統計,台灣地區共有3萬9231頭肉牛,分屬水牛、黃牛、雜牛與荷蘭牛,佔整個台灣牛肉消費市場的7%,受到美國狂牛症影響,肉價水漲船高,台灣牛的畜養及前途備受關切,台灣養牛事業是否將成為夕陽產業,台灣養牛業界對此均感到悲觀,但官方則抱持比較樂觀看法,認為台灣牛因市場區隔,自有其出路,不會走到無牛可殺地步。
農委會分析指出,台灣在93年底畜養有近4萬頭肉牛,而台灣地區溫體牛肉市場一年約宰殺不過2萬6000頭,以此數據來看,應能滿足市場所需,不過在離牧政策實施後,台灣肉牛中的大宗乳牛幾乎斷源,因此有朝1日台灣無牛可殺,也不完全是危言聳聽。
曾從事肉牛養殖的肉販張文壽指出,買進一頭肉牛的成本約5萬元,進口牛肉成本約1萬多元,如此懸殊的價差,讓台灣牛的市場幾乎是沒有明天,所幸台灣人有吃溫體肉的習慣,加上台灣牛肉料理的獨特需求,讓台灣牛肉市場依舊存有一線斜陽的溫暖。
台灣牛肉好在那裡?張文壽說,進口與本地牛肉的差異,與黑豬肉與白豬肉的比較差不多,本地黑豬肉除有傳統喜好口味因素外,肉質也因品種不同而有所不同,根據一般顧客反映,牛肉冷凍後甜味會流失,解凍後肉質比不上現殺的台灣牛肉滋味,嚼勁也差些。
為振興台灣肉牛產業,一群關心本土畜牧業發展的業者最近成立「台灣肉牛產業發展協會」,企圖挽救台灣本土的基礎畜牧業,扳回離牧政策下即將崩盤的台灣牛生存空間。
籌備會主委許建宏指出,台灣肉牛產業還停留在很基礎的規模,乳牛雖然有些規模,但在台灣加入WTO後,連乳牛也面臨凋萎,畜產業雖下降,但台灣本身牛肉的供需量卻逐日增長,台灣養牛業絕非夕陽產業,所缺的是政府的振興產業政策與關愛眼神。
台灣肉牛產業發展協會將推動的產業優質化,目標指向「產、製、銷」三方面,在生產優質台灣牛方面,未來將恢復牛籍資料的嚴管,每隻牛從出生飼養到送屠宰場、及牛肉配送到消費者口中,都有一套監督程序,包括每隻牛掛耳標、抽血驗DNA存檔備查等。
許建宏強調,台灣牛的肉質雖略遜於美國牛,但比澳洲牛肉佳,在國際市場上實在沒有退縮的必要,反而要從擇優去劣,朝日本「和牛」產銷方向努力,鼓勵畜牧業在養殖台灣牛時加強圈養部份,讓肉質更適合國人所需,與進口牛肉一較長短。
放牛吃草 不一定回得了本
(記者黃昭國╱專題報導)
台灣有句俗諺說「放牛吃草」,意思是說牧童把牛放到野外吃草,牛隻吃草就可以長大出售,因此養牛應該是「本輕利重」,但其實這種想法絕對是錯誤的。
養殖肉牛的業者分析說,台灣肉牛在業界多叫「菜牛」,菜牛就是供做菜餚的牛隻,此類牛約有3種,包括早年在田間耕作犁田的水牛,以及拉牛車的黃牛(亦稱赤牛 )與公乳牛。
過去水牛主要是從事農忙田間工作,現在農事工作機械化後,水牛也賦閒,最後大都變成菜牛,不過這種吃草長大的水牛肉質較粗,口感與賣價都較差,因此目前水牛要轉換成肉牛的話,就要與黃牛、公乳牛一樣,都改吃酒粕、豆渣、穀類或進口牧草飼料,成本因此提高許多。
桃園縣肉牛養殖戶徐萬枝估算說,一頭牛平均1天飼料費6、70元,以養殖期1年半到2年的黃金期計算,平均成本為4萬元,回歸目前國內的肉牛賣價,平均每公斤在75元,成牛500公斤計算,入帳為3、4萬元,換言之是接近虧本的生意,因此養殖戶常將牛牽到野外吃草以減低成本,再不然就是只當副業。
另一種肉牛是公乳牛或淘汰的母乳牛,情況更慘,它們只有仰賴吃牧草與飼料維生,因此成本無法降低,降低成本的方法只有採取圈養方式,再不然就是採取自家繁殖,免除支付向外購買仔牛的成本。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