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6日訊】顏回歿 子慟哭
文敏
※得意門生
顏回,字子淵,魯國人,他和父親顏路同為孔子學生。在孔子三千弟子中,顏回最為孔子器重與賞識。
孔子曾經問子貢,顏回和他誰強?子貢說:我哪敢和顏回比呀!顏回聞一知十,我聞一只能知二呀!孔子說:你的確不如他,我和你一樣不如他。
「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之二。」、「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
<論語 公冶長第五>
※好學不倦
季康子曾問孔子:弟子中誰最好學?孔子說:有一個叫顏回的,非常好學,從來不遷怒別人,偶爾犯錯也絕不再犯。不幸短命死了,現在沒有這樣的人了,再也沒有聽到好學的人了。
「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論語 雍也第六>
孔子說:把道理告訴顏回之後,能照著做而不懈怠的,只有顏回呀!孔子曾經追惜顏回,生前進德修業從不懈怠。他感嘆道:只看到顏回不斷求進步,沒有看到他停止過!
「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歟!」「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論語 子罕第九>
※ 三月不違仁
孔子認為眾多弟子中,只有顏回內心能長久不離仁德,其他弟子皆不如他。而顏回不只能好於仁,甚且是能樂於仁的人。
「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論語 雍也第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安貧樂道
顏回住在陋巷的低矮茅舍,物質生活非常匱乏,即便日子貧窮困頓,他卻終日怡然自得,無憂也無慮,一生都沉浸在修道之樂;頗像孔子的粗茶淡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 雍也第六>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論語 述而第七>
孔子非常賞識顏回的勤學不懈與安貧樂道,唯其如此,他們師徒倆惺惺相惜,相互仰慕與讚嘆,在論語中一一述及。因此顏回歿世,孔子涕淚交流,悲慟欲絕,不斷地高呼:「蒼天要我的命呀!蒼天要我的命呀!
「噫!天喪予!天喪予!」<論語 先進第十一>
孔子弔唁顏回時,跟從在孔子身邊的人說:老師過於悲傷了!孔子說:我不為他而悲慟,還為誰而悲慟呢?
「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為誰?」<論語 先進第十一>
※何敢先死
孔子屢屢為顏回的死痛哭失聲,甚至搥胸頓足,哭喊道:當我被圍困在匡時,你曾經告訴我說:老師尚且健在,顏回怎麼敢先死呢?如今你怎麼食言,比老師先走了呢?
「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論語 先進第十一>
眾多弟子認為顏回身後諸事,尚無著落,料理後事,千頭萬緒,紛紛請夫子節哀順變。
※雪上加霜
顏回一生飢寒交迫、窮困潦倒的景象,家徒四壁本不足為奇;在中國傳統習俗中,死人唯大,父親顏路竟然窮得買不起一件新衣,為顏回穿上,在淒涼的喪家中,更是雪上加霜。
顏路請夫子幫忙厚葬顏回,眾弟子紛表贊同,唯孔子說:不可以!孔子重視禮節,由此可見一般。
「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論語 先進第十一>
※傳道、授業、解惑
古人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古人也認為為學必從師「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終不解矣!」<韓愈 師說>
綜觀孔門弟子,終其一生,受教於孔子門下,學習儒家思想與傳統道德,以及應對進退諸多禮俗。二千五百多年來,先聖先哲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智慧寶庫,我們豈敢輕言屏棄?我們怎能放任新新人類的漠視與踐踏呢?
置身杏壇二十八載,感慨良深,數千莘莘學子,深得我心者,亦不乏其人,尊師重道的禮教,我亦能感同身受,我感恩且惜福。
※我心悲泣
顏回歿世,孔子悲慟,師生如父如子的情誼,令人動容;扣人心弦,令人蕩氣迴腸的生死闊別,不忍卒睹。走筆至此,我心悲泣,數度哽咽。@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