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國際風箏節 娛樂又公益

標籤: ,

【大紀元9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佳多倫多報道) 秋高气爽、陽光明媚 ,适逢中秋佳節,九月十七、十八日在位于Steeles Avenue和 McCowan 的美麗徑公園,多倫多非贏利机构集賢會主辦了第十一界國際風箏節。來自歐美、西班牙及加國各地的風箏高手展示了他們的精彩表演,此次風箏節估計吸引了上万人參觀。

在晴空万里下點綴著片片白云,各式多姿多彩風箏伴隨著不通民族風格的音樂翩翩起舞,一會儿俯沖大地、一會儿直上云宵,一會儿又緩緩前行。鼓著漲滿風的雙翼,幽雅的滑翔,好一曲空中的華爾茲!節奏的快慢帶動著風箏不同角度的翻轉。一組的風箏群則可以變化出各种不同的圖案竄梭于藍天之中,使人賞心悅目。也更顯放風箏人的高超技術。

今年風箏節的特色是圍繞著奇特有趣的大風箏。來自比利時的Valcke夫婦利用戶外印花尼龍物料親手制成的立体巨型風箏,包括一只高達25米穿著花外套的小 丑,及巨型花朵風箏。來自西班牙的Pedro Gonzalez Molina 和Esteban Gonzalez Molina給觀眾展示了特技放風箏表演及太陽、月亮、和精靈卡通人物的創新造型。

風箏節主席許家新說,風箏節已發展成為多市一年一度的盛事。今年又适逢中秋佳節,可謂雙喜同慶。不同种族和國家的風箏愛好者,可以匯聚一堂展現他們的風箏制作和放飛技術。加上此次風箏節的善款將捐贈給大多市公益基金和屬下的明活社,就使得節日更加有意義。

明活社是為自閉症、唐氏綜合症、過度活躍症和腦麻痹症的儿童提供輔助的非牟利團体。

節日現場還有“百事風箏制作教室”、月餅制作教室、巨型充气彈跳堡壘、刺激的“傲天置地攀石大挑戰”。還有多元文化表演、美食小吃、有獎游戲攤位及儿童游樂區、及獎品丰富的幸運大抽獎。

風箏起源于中國。据先秦古籍“墨子問篇”記載,最早的風箏出現与兩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時代,由古代哲學家墨子所造。他用木造了一只鷂,在空中飛行了一天就坏了。后墨子把制造風箏的技術傳授給魯班,魯改用竹篾做風箏,造成喜雀的樣子,在空中飛翔達三天之久。而后五代十國的李鄴以竹為笛,以風入竹,放于空中如鳴箏,故名曰風箏。

風箏放的好坏,不光和制作有關,和人的心性也相連。古人曾把道德修養視為人生的終极追求,心態保持平靜祥和,風箏則放的穩。有人把風箏比喻為世上的人,抓住長線另一頭的是人的良心。如果線斷了,風箏就會隨風飄落。人要是沒有良心的約束,就會在世上隨波逐流,甚至墮落。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宜蘭風箏節  八國代表放飛國旗風箏
宜蘭 冬瓜山、山水風箏節登場
冬山風箏節 游錫堃放巨型龍鳳風箏
北縣風箏節公布票選風箏並推地方特色風箏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