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戴海茜台北十七日電)紡織業激烈競爭,力鵬總經理林文仲指出,紡織產業唯有提升自己競爭力並創造優勢,才可生存,現在越來越多業者進軍中國,與其西進不如自己上進,目前力鵬已訂出日產2000噸尼龍粒目標,宏願在10年內成為全球尼龍界牛耳。
力麗集團原本生產聚酯加工絲、尼龍布等產品,近年逐漸從下游向上游發展,林文仲提出紡織業生存的4大條件,包括朝上游發展、降低成本進行一貫化作業、開發別人所無法做的產品及健全財務結構。
林文仲指出,很多人說紡織業是夕陽工業,若利用紡織傳統舊思維結合新科技包括奈米等,則不會被淘汰;現在越來越多業者前仆後繼進軍中國設廠,但與其西進不如自己上進,只要提升本身競爭力,創造優勢,就能生存。
力鵬自1997年投資41億元進行第一階段設廠,其中尼龍聚合已於2000年投產,日產200噸,紡絲廠於1999年4月開車,目前日產110至140噸。
林文仲表示,力鵬單一聚合線為日產能 200噸,以生產半光為主,幾乎全以紡織用為主,產品過於單一化,今年分別在1月、3月及7月完成擴建 3條各100噸聚合線後,加入消光及工程塑膠系列,可適時調整搭配,擴大產品互補及多元化。
林文仲指出,目前力鵬尼龍聚合日產能為 515噸,,預計9月底產能可以開到540噸,屆時日產能將超越台化。
由於產能仍不敷使用,力鵬計畫第4季斥資8億元投資聚合二廠擴建計劃,預計96年3月完工投產,日產能300噸。
林文仲表示,單一300噸聚合生產線投產後,力鵬日產能將達800噸,占台灣尼龍市場逾40%的比重。
林文仲指出,由於力鵬採薄利多銷政策,已讓德國巴斯夫大廠退出台灣市場,加上品質控制良好,順利搶攻中國市場,且中國紡織品傾銷問題對力鵬影響不大,未來力鵬外銷比重將由目前的60%再向上提升。
根據台灣區人造纖維製造產業同業公會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台灣尼龍粒生產量為26.45萬噸,銷售量達25.84萬噸,均比去年小幅下滑,不過外銷量年增率卻高達39.22%,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地區。
力鵬上半年生產量及銷售量各為5.37萬噸及5.27萬噸,年增率分別達30%及28.88%,其中外銷量的年增率高達95.6%,力鵬在台灣銷售量市佔率達20%。
林文仲強調,2004年全球尼龍纖維總產量達 415萬噸,成長4.7%,主要增產地區為美國、中國大陸、台灣及印度。美國穩居第一,生產量達 115萬噸,全球市佔率達27.8%、中國大陸產量達66.8萬噸,成長18.3%、台灣則成長9.2%達50.6萬噸。
有鑒於尼龍產業進入門檻高,加上每年約有2%至3%的成長幅度,因此力鵬不僅要超越台化成為全台最大尼龍廠,並宏願在10年內達到日產2000噸規模,期盼成為全球尼龍界牛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