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14歲華裔超越天才 徐安廬關懷貧童教育

人氣: 3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1日報導】很會讀書是一般人對天才的刻板印象,十四歲的華裔天才少年徐安廬會讀書又會玩,並主動成立國際兒童組織基金會,積極參與貧童教育關懷事務,讓他更超越天才。他的故事可以與台灣父母親分享一位天才生努力與愛的成長經驗。

據中央社報導,徐安廬目前就讀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四年級,預計明年取得雙學士學位;今年三月,他曾短暫返台,拜會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引起國內資優學界與媒體大幅關注。

徐安廬說,身為他人口中的「天才」不一定代表對社會有益,不過,他堅信不斷努力與團隊合作,能創造更多有益人類的事業。

徐安廬四歲時全家移民美國西雅圖,六歲經過智力測驗被認定為天才兒童,目前是華盛頓大學有史以來年紀最小的選修生;他在二○○三年同時打破「華盛頓州高中組科學與工程展」年紀最小的大獎得主與「英特爾國際科展」參賽者最低年齡紀錄,頓時成為全美媒體關注焦點。

徐安廬除了智育表現優異外,對運動也非常熱衷。十二歲時,跨組參加成人鐵人三項競賽,因自覺表現不佳,賽後毫無休息,立即報名參加兒童鐵人賽,結果獲得第一名,而他也同時獲得成人鐵人賽十五歲以下參賽者第二名。

徐安廬對醫學研究最感興趣,未來希望投入基因科學等研究領域,今年三月,徐安廬返台時參訪慈濟,醫學中心院長林欣榮對他印象深刻。

林欣榮表示,一個跳級天才兒童,本身就必須面對繁忙的課業,但徐安廬兼顧課外活動與休閒,更製作英語教材分送世界各地貧童自學使用,充分展現他特有的人文智慧。

徐安廬表示,他在追求新知與申請學習環境過程中,最常聽到的話是「你年紀太小了,不行!」;以「年齡」作為升級標準的正規教育對他並不合適,他常因年齡問題憑空失去許多學習機會,而他的父母鍥而不捨為他爭取教育權益,並尊重他主動學習的意願與選擇,才讓他今日能有多元的發展空間。

長期關注青少年的教養問題的中央大學教授洪蘭,也對徐安廬不僅文武全能,更願意去幫助其他兒童的成長故事深感興趣。

洪蘭認為,徐安廬成功的條件來自於擁有「鍥而不捨的毅力與吃苦耐勞的耐力」的人格特質,這點特質能提供很多人作為榜樣。

因此,她也撰文推薦這本新書,希望能讓父母、老師換種角度看學生,主動尋找孩子的優點,做自己孩子的伯樂。

台大社會系教授孫中興則認為,不特別由「智商」證明自己是「天才」,這點和近年學術界對「天才」的研究不限於「智商」相當吻合,如果套用人盡皆知的「龜兔賽跑」寓言來比喻,徐安廬就像是隻勤奮不懈的兔子,並沒有偷懶休息或打混過日子。

徐中興說,徐安廬勇往直前,不達目的決不終止的決心,好像已經快成為這世界的「罕見美德」;更重要的是,他不是一個離群索居、只知讀書的天才。

事實上,在普天下為人父母者都熱切盼望子女「成龍成鳳」之際,從「不只是天才」的徐安廬例證中,不僅值得借鏡學習,更重要的,徐安盧的故事如何啟發、鼓勵孩子主動學習,為小孩爭取教育權益,是所有小孩應該享有的家庭支持,而非天才兒童的特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