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自由廣場

台灣大都會 – (二)

---打造現代華人的生活典範與心靈故鄉

【大紀元9月1日訊】迎接「三次產業」的來臨

我們說農、林、漁、牧、礦業等等必須牽就自然條件的產業為「一次產業」。而在十八世紀由英國—經濟史上第一個世界工廠—開始的製造業為「二次產業」,人類智力可以使二次產業在極小的空間內達到極高的生產力。人力獸力的勞動,已不再是主要的生產力來源。人類已經能夠從能源、物理、化學的原理,大量製造各式各樣的物品。於是,以發達的製造業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種種交換、運輸、通訊、金融等等,以滿足人類各式各樣的需求為主的服務業,我們稱之為「三次產業」。當「一次產業」所佔的比重低於國家GDP的5%時,也就是不必牽就自然條件的「二次產業」發達成熟了;當「三次產業」為國家的絕對優勢產業,也就是佔GDP 70%以上時。這個國家就應該有相對應的政策,管理自己的土地和都會。因為「三次產業」發達的國家,即使有廣大的土地,其大部份人口卻都會集中在都會地區,甚至形成千萬人口的大都會。

相對一次產業而言,二次產業、三次產業,需要使用的空間越來越少。而三次產業所需要的土地更小,而且土地的使用空間還可以向天空發展。為了使製造業、服務業所產生的巨大生產力直接快速的服務於「全球」的人群,就必須有各式各樣的配套設施與服務,在最近的距離,以最短的時間,發揮其功能。所以工商業發達的國家,在都會中,都會有人的群聚、貨的群聚、以及各種服務設施的群聚。在高度都市化的國家(通常70%以上的人口住在都市)都會已成為地區或國家的中心,而都會生活已是人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基調了!

全世界各國家或地區,或因其地力特佳、或因為工商業特別發達、或因種種卓越之地理條件、或因卓越之體制所產生的卓越效率,而有各式各樣的發展。如中亞的哈薩克與俄屬西伯利亞,因氣候寒冷,其草原至今都還只適合放牧,甚至是游牧,大部份地帶也非交通要道可以搬有運無,「地力」有限,能生養的人不多,所以人口密度極低,每平方公里不到五人。蒙古共和國因大部份土地不是沙漠,就是乾燥之草原,每平方公里約只有一人。有些國家,尤其是熱帶或亞熱帶,因為鄉村人口過度繁衍,超過地力所能生養的極限,只好群聚於都市之邊緣,遂造成開發中國家動輒千萬,甚至超過一千五百萬人口的超級大都會,如印度之孟買、加爾各答、巴西之里約、聖保羅、中國之上海等等。雖然大部份人在這種大都會中,還是在生存線上掙扎,但我們常聽說的飢荒餓殍,多是發生在鄉村,很少發生在這種都會區中。可見都會中因生產力遠高於只憑地力的鄉下地區,遂能以極高的密度生養更多的人,每平方公里甚至可達兩、三萬人之譜!有些島嶼或因地處交通要道,或因集中服務於週邊國家地區的龐大工商業的需求,而成為區域的經濟、經營、與交通的中心,而能在區區幾百平方公里的面積上,生養了幾百萬人,如香港與新加坡。若以其區區之地力,頂多能支持數萬人從事農林魚牧的生活。如今因其超高生產力,卻能聚集超過百倍的人口,而且達到GDP超過兩萬五千美金的富裕生活。世界上的島嶼不下數十萬,比香港、新加坡大者不知凡幾,如福克蘭群島或澎湖群島,皆因只依賴一次產業,居民生活普遍艱困,且多有人口外流的問題,很多島嶼甚至都成為荒島,因為其「地力」不足以維持一個社會起碼的生活機能。世上的已開發大國,如德、英、法、美、加等,除了有十分發達的工商業,而均促成了代表性的大都會之外,其廣大的土地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也使其農林漁牧礦等產業異常發達,也由於科技的進步、機械化、自動化以及生化科技的大量使用,使其「地力」得以充份發揮,全世界已開發國家甚至都產生了「食物過剩」的問題,美、歐、日的貿易大戰也多來自農牧產品,足見世界人口增加,飢荒的威脅與日俱增,其實人類的地力,尤其是科技化後高生產力的地力,絕對有能力生養全球達百億的人口。開發中,未開發國家的飢荒,多是因內戰動亂,造成生產力、甚至是外援的中斷,有一個研究發現非洲國家在殖民地時期都能夠自給自足,反而獨立之後才產生飢荒的問題,獨立前社會安定沒有動亂,獨立後內戰頻仍,遂致民不聊生!

一次產業也可進化為二次產業

二次產業的進歩已使人類的生化科技逐漸能夠模仿,製造「地力」,進行超高密度的種植或養殖,基因科技使得品種改良,以篩選出高生產力的品種成為可能,這一切更使得礦業以外的所有一次產業,尤其是有高經濟價值的一次產業,已經因「大量生產」成為可能而成為二次產業。所以人們不必在大海域撈捕,甚至濫捕魚蝦,造成漁源枯竭,成本上升。台灣的養殖業者甚至已經可以在陸地上養殖海水的高價值魚類,如石斑與龍蝦,甚至連海水之循環利用都已做到。假以時日,我們如果在西安或敦煌吃到當地產的活龍蝦、活石斑,也就不足為奇了。

所以當生物、生化以及基因科技的發達,使高經濟價值的動物、植物都能以高密度人工種植、人工養殖,亦即以「生命工廠」大量生產的時候,這種因對自然環境的「地力」之大量需求,而只能限定於某些特定區域,甚且過度使用等等問題,便會大量減少。反之只要掌握了這些關鍵技術,則無論何時何地均能投產,就像設立其他工廠一樣。對於國土面積不大,或自然條件惡劣的國家來說,這是一個減少地力消耗、降低環境破壞,甚至是大幅推高國家生產力、競爭力的一大契機。

所以,當一個地狹民稠的國家,有發達的工商業,亦即是發達的自由民主的資本主義國家,能夠同時擁有發達的生技產業,以超高密度、超高生產力的方式,只佔用極少數的土地面積,便能以二次產業的「生命工廠」的形態,做出其他國家地區必須運用大面積的「地力」,才能達到的一次產業的相同的產值,甚至更高的產值,則這種國家雖小亦大,雖弱亦強,其有限的自然環境,可以解放出來,做最精緻、最符合現代人性需求的規劃。

當社會繁榮之後,人們的所得大幅增加,生活的支出變得十分多元化,農村時代最大宗的消費可能是食物,或許達到可支配所得的60%。現代社會人們最大宗的消費,可能已經是房事(含房貸、房租)、交通(含汽車及油料)及旅遊、教育、娛樂等等。基本的飲食(不含奢侈消費)已經佔可支配所得20%以下。至於日常不可或缺的所謂「主食」,如米、麵等澱粉質。早已是「副食」消費的五分之一甚或十分之一了。舉例來說;上班族在一個普通的快餐店吃個中飯,每個人平均消費若是150元,其中飯錢一碗10元,兩碗20元。若換成吃一頓漢堡餐,可能是35元,外加飲料15元,其中的「漢堡麵包」不過5元。若是去吃碗牛肉麵可能要一百元,但麵的價值絕不會超過十元,當然就出現許多加麵不加價的牛肉麵店了。仔細分析我們一天的飲食的經濟價值,米麵其實已成為飲食消費中的「副食」了。即使漲價一倍,對我們生活的衝擊十分有限,但是漲價一倍,我們大概可以買到全世界最好的米與麵了!所以,如果「主食」消費只佔有現代人可支配所得的5%不到,則它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所佔有的份量早已低於房子、車子,甚至低於青菜、蘿蔔了。

農委會因應台灣加入WTO後各項影響作了一份「91年糧食平衡統計調查」。調查發現;十年來國人飲食習慣已經改變了,白米類、水產類、糖類的消費減少最多,蔬菜類、蛋類、麵粉類則增加最多。如下圖





同日的報紙也報導;正在收割的屏東縣二期稻作穀價跌至每千台斤6000元,創二十年來新低,農民苦不堪言。因為一分地收割不到一千台斤,但從插秧、鋤草、施肥、農藥不計人工成本就超過6000元。而更嚴酷的挑戰是更低價的進口米就要進入台灣市場,累積每年沒賣完的配額,加上逐步開放的進口量,和越來越低的關稅。美澳等大面積耕作的低成本優勢和即將展開的促銷活動,台灣稻農的惡夢才剛要開始。

全球能供應米食的國家從日本、韓國到東南亞,甚至美國,澳洲;麵食供應來源更廣,五十年來它就是一個最廉價的商品之一。在可見的未來,也還是如此。很多鬧飢荒的國家不是沒有人捐獻糧食,而是運費比糧食貴得多,沒人出得起運費。所以現代人的日常消費之中,所謂的主食、副食之分,根本就是沒有意義的。它只是幾十百種消費決策中的一項,而且可能是重要性很低的一項。

從比較利益法則來看,種稻是一種經濟價值很低,靠天吃飯,又耗費大量資源的經濟作物。對於為政者來說,如果特別重視米糧,或者不積極輔導農民轉作與轉業,因而長期予以補貼,因而扭曲重要生產資源(如大量灌溉的水資源)的使用,使得農民始終無法因種植米糧而獲利,政府持續補貼的沈重負擔,以及排擠其他更具經濟價值的產業或作物對水、土的需求,這比之於汽車工業的保護更加嚴重,汽車工業因全民補貼而獲利,農民則未見獲利,因為米糧的價值在全世界都是低的,其所造成的水、土資源的排濟更是一大問題,可以說這是政府、農民、以及其他亟需水、土資源的業者「三輸」的局面。

待續(//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