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許敏溶、葉文正、張釔泠╱台北報導〕泰利颱風襲台前夕,氣象局頒佈新法規,主播們都表示願意遵守氣象法播報新聞,同時也對氣象局提出正向建議。
自中央氣象局退休的任立渝認為,統一採用官方版本是件好事,新聞台就不會老是拿過去颱風來比較,因為每個颱風路徑都不一樣,這樣比擬並不適當。
此外,任立渝建議氣象局對於預報的資料要做更詳盡的規定,例如海上警報與陸地警報何時公布、影響程度如何等,讓氣象主播了解可以「解釋」到怎麼樣的程度而不會受罰。
民視氣象主播林嘉愷以前是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預報員,他認為氣象局的問題在提供的資料夠不夠詳細,有沒有滿足民眾的需求,以前氣象局不敢把預報時間講得比較明確,最近有改善了,有把颱風影響最大的時間說是到今天中午以前,但颱風的中心位置登陸時間為何不敢講呢?因為颱風中心登陸時間就是風雨最大時間,如果可以講得更清楚應該會更好。
氣象局副局長辛在勤昨天也澄清播報準則是「緊箍咒」,過去電子媒體報導颱風動向時,往往領先氣象局,像是氣象局還未發佈陸上颱風警報,電子媒體就擅自發佈,甚至電子媒體擅自擴大暴風圈,原本某縣市不會受暴風圈影響,因為「膨風」導致該縣市必須撤離土石流警戒區民眾,這些問題都是電子媒體「偷跑」造成。
辛在勤指出,當初氣象局設定原則,只是希望救災單位有一個可靠的資訊來源,也就是氣象局提供的颱風資訊,這並不影響媒體發揮監督的責任,倘若氣象局不應該犯錯而犯錯,媒體一樣可以批判,發揮第四權功能,氣象局不會因此而處罰。
年代氣象主播李富城則說氣象局提供的資料到底正不正確?事前不會知道,要到事後才會知道。對於境外的預報自己可以作主,但境內的當然是什麼都聽中央氣象局的就對了。東森新聞台氣象主播俞川心也說他沒有不滿,他僅認為氣象法有「討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