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琵琶演奏家駱昭勻受邀紐約國際音樂家駐村計劃
【大紀元8月31日訊】「2005紐約Music Omi國際音樂家駐村計劃 」於8月16日圓滿結束了。今年有來自15個不同國家共17位傑出音樂家,約3星期的共同生活工作後,呈現出2場全新的『全球新音樂』音樂會。音樂會受到了紐約音樂界的廣泛注目, 也是觀眾出席記錄最高的一次。琵琶演奏家—–駱昭勻為該計劃有史以來第一位獲選受邀之台灣音樂家,為台灣在外交知名度上享譽國際,期待讓更多人瞭解台灣。
駱昭勻表示,約3星期的共同生活工作期間,她和其他14國音樂家們交換不少音樂上的一些觀念,及演奏時相互溝通瞭解的重要性。剛開始的前4天,每位音樂家各有約20~30分鐘的時間介紹自己的創作思路或自己的樂器演奏,讓大家能夠互相瞭解彼此音樂上的想法和看法。接下來3天,總監Jeffrey先生邀請紐約當今最有名的音樂家們來到Music Omi介紹他們自己的新音樂,讓駐村計劃的音樂家們有更多不同的想法及思考角度。
駱昭勻表示,經由介紹分享彼此的看法後,發覺這些音樂家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強調「即興」的重要性。所謂「即興」,強調的是個人風格的演奏,即演奏你自己想要的任何音樂,強調你自己對現下的任何看法,重視和週遭環境的對話,沒有所謂對或錯,只有好或不好。音樂家們共同合作演奏時尤其強調「即興」的重要性,對他們來說,音樂家不會即興,不會和其他音樂家們互相對話交流,根本就不算是音樂家。
接下來的幾天是駐村音樂家們在一起即興工作。駱昭勻表示,在她來紐約之前,只會照著譜來演奏,在中國學院派的教育理,從來沒有學過即興,後來她在紐約學會了即興。
甚麼是「即興」?就是音樂家們先經過互相瞭解,而契入彼此對音樂的感應。最重要的是透過『耳朵』互相頃聽,凝聚音質頓然激發共鳴所產生靈感呼應。由於明瞭對方正在做甚麼音樂,或是因應要做甚麼音樂,當可不假思索的自然形成音樂的流河,就像講話一樣有應有答,含容不見彼此。演奏任何音都可以,沒有對錯,「即興」使音樂有了無限的可能性,這種音樂是不需要事先作曲的,沒有任何記譜給音樂家們看,是帶有實驗性質的。經過多次的磨合,會使即興更加完美。每一次的演奏都不一樣,讓觀眾有了新鮮感,不像傳統的音樂,觀眾都會知道下一秒將會演奏甚麼。
駱昭勻還從這次活動中得知,歐美的音樂院校相當重視「即興」課程,學生除了演奏別人的作品,還必須學會透過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樣才是一個真正的音樂家。
計劃結束前呈現兩場全新的『全球新音樂』音樂會,一場是8月13日在駐村地,另一場是8月15日在紐約格林威治村的Players Theater。總共呈現共13首樂曲,駱昭勻演奏5首樂曲:一首是「Who am I」,為駱昭勻及荷蘭電吉他手Corrie所共同創作的二重奏,帶有濃厚的西班牙風。另一首是「Deine Augen」,為德國歌唱家Bettina所創作給7位音樂家演奏,帶有濃濃的印度風。另一首為「The Fifth Element」,為荷蘭電吉他手Corrie做給全體音樂家們演奏。另一首為駱昭勻帶領美國鼓手Ehran及美國低音豎笛手Paul的即興演奏「Pipawoman’s Improvisation」,深獲觀眾好評。另一首為「Search for Your Eyes」,為義大利鋼琴家Marvi作給全體音樂家們演奏。
許多觀眾表示,第一次看到琵琶能夠和其他樂器做出新音樂並且融合的相當好,琵琶的複雜演奏技術及多變的音色使新音樂的組合元素更加豐富,更加具有可聽性。
駱昭勻在紐約期間,還和紐約當地著名的鋼琴家—–Ursel,著名長笛家—–Robert共同合作即興。Ursel表示,她還是第一次和琵琶合作即興,沒想到音響效果如此豐富,大大增加了聆聽的流暢度。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