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美食天地

嚼檳榔 易發胖

【大紀元8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嚼檳榔可能容易發胖!國家衛生研究院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目前正在嚼檳榔的男性,發生肥胖的機率比常人多出近一半,就算已把檳榔戒掉,變成胖子的機會仍多出三成八,這項特殊發現,近期將發表在世界肥胖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

比一般人肥胖風險高近五成

該研究主題鎖定檳榔與肥胖間關聯,針對2001年國民健康調查進行分析,抽樣嚴謹,樣本為六千一百多名平地男性,其中十六%仍有嚼檳榔習慣,以中南部地區民眾居多,統計發現嚼檳榔者發生肥胖的風險,比一般人多四十七%,就算已將檳榔戒掉,肥胖風險仍高出三十八%;身體質量指數BMI值超過二十七。

文獻指出,嚼檳榔是南亞與東南亞特殊習慣,估計全球檳榔人口高達兩億,部分歐美國家是由外來移民傳入,目前檳榔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成癮物質;檳榔與口腔癌關係密切,已是不爭事實,而其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等慢性病間關聯,也開始受到注意。

領導此項研究的國家衛生研究院老年醫學研究組主任戴東原表示,過去有少數文獻發現,嚼食檳榔可能增加BMI值,或導致中廣型肥胖,國衛院研究團隊進一步分析後,發現台灣也有類似現象。

內含特殊生物鹼會刺激食慾

此研究顯示,嚼檳榔與肥胖間有獨立關連,檳榔的熱量雖低,但有學者推測,檳榔內含一種特殊生物鹼alkaloid,其中兩種成分arecoline與arecaidine,可能會抑制大腦GABA接受器,刺激食慾,可能因此引發肥胖。

台北榮總精神部主治醫師周元華則認為,上述說法仍待更多研究驗證,他懷疑,問題可能不全然出在檳榔,不排除是「嚼」的動作,導致口水分泌量增加,加速腸胃道蠕動所致。

根據國衛院研究資料,目前嚼檳榔男性中,大約有二十一%已達肥胖標準,嚼檳榔者的年齡,主要集中在三十到五十九歲間,佔了六十七%,由於女性只佔檳榔族群的二到三%,被排除在此項研究之外。

糖尿病 也易上身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愛吃檳榔的紅唇族除了得當心罹患口腔癌外,現在也得慎防糖尿病上身。嚼檳榔對身體的傷害,不僅止於提高口腔癌罹患率,最新研究更發現,嚼檳榔與第二型糖尿病之間,存在明顯關聯;如果嚼檳榔超過二十年,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四十一%,如果一天吃超過二十顆,罹病風險更是一般人的二百%。

該研究去年底發表在國際知名糖尿病期刊Diabetologia,由台大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指導振興醫院教學研究部進行,研究團隊分析基隆地區一萬四千人健康篩檢資料後,赫然發現,嚼檳榔時間越長,嚼食量越大,罹患高血糖、糖尿病的風險就越高。

振興醫院教研部副研究員董道興表示,此次研究並未細分檳榔種類,不過綜合來看,有嚼檳榔者罹患高血糖風險比一般人多十九%,糖尿病風險則多出二十九%,重要的是,檳榔是糖尿病的獨立相關因子,研究已排除肥胖、年齡、性別、職業、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響。

此研究援引美國糖尿病學會標準,高血糖定義是空腹血糖超過一百一十mg/dl,糖尿病則是超過一百二十六mg/dl;台北榮總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蔡世澤表示,若空腹高血糖,未來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較高。

檳榔為何會與糖尿病有關?國家衛生研究院老人醫學組主任戴東原推測,檳榔中可能有某種成分,會引發胰島素抗拒性,使胰島素分泌減少;另一方面,檳榔容易導致肥胖,而肥胖正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子。

英人多紳士 也有紅唇族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向來被認為是「紳士國度」的英國,竟然也有人嚼檳榔?事實上,台灣最近這兩項檳榔與肥胖、糖尿病的研究,靈感正是來自英國的檳榔研究,對象則是九百多名倫敦東部的孟加拉裔移民,其中愛吃檳榔者,中廣型肥胖比例也高。

有趣的是,這群英國倫敦東部的孟加拉裔移民成人嚼檳榔比率超高,依不同年齡層,從七成到九成五都有;和台灣相反的是,該族群女性吃檳榔的比率似乎比男性還高。

這項研究的研究者是英國一位名叫Boucher B. J.的醫師,他是世界上少數關注嚼檳榔與糖尿病關聯的學者,也從事過相關動物實驗,這次振興醫院教研部發表的糖尿病研究,他也參與其中。

檳榔文化所及的範圍廣大,有文獻記載,範圍東起美拉尼西亞群島附近,西至非洲東岸及馬達加斯加島,北起中國南方、沿海地區與台灣,南至新幾內亞,包括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等南亞國家,以及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各國;這些國家向外移民後,也多少將檳榔文化傳佈到各地,包括英國。

目前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檳榔產國,檳榔嚼塊多包含菸草成分,南亞吃檳榔的習慣與台灣人習慣不同,台灣的檳榔嚼塊中,主要是檳榔加荖花、紅灰,或是檳榔加荖葉、白灰。

振興醫院教研部副研究員董道興也指出,其實英國吃檳榔的族群並非為白種人,主要是孟加拉、印度等地區的移民,檳榔也是由其輸入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