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蓮提行政區劃思維 並建議遷都或雙國都
【大紀元8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素柔台北二十七日電)台灣副總統呂秀蓮今天在「行政區域重劃與遷都」研討會提出大膽新思維,包括廢掉院轄市、省轄市,成立山地特別行政區、離島特別行政區以及台北、台中、台南、台東四個省,並建議考慮遷都或「雙國都」設計,以平衡南北差距。
台灣心會和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主辦的「行政區域重劃與遷都」研討會今天舉行,呂秀蓮致詞表示,這是一個很久前就希望能公開討論的議題,她拜託媒體不要揣測為何在今天談這個議題,「我們不隨選舉音樂跳舞,持續關心與台灣發展有關的每件事情」。
呂秀蓮說,此次提出顛覆、解構、前瞻性的思維,這是讓台灣長治久安的區域規劃,根據憲法一百零八條規定,行政區域規劃由中央立法、執行即可,不需艱難的修憲程序,只要形成共識即可,今天的研討會是一小步,將來也許是一大步。
她指出,台灣有很多制度面需全面檢討,就中央來講,「總統制、內閣制、雙首長制糾葛很久,嚴重阻礙總統施政政績」,總統選上後無法直接指揮行政部門,行政院長也有不便處,因為是政務性任命,沒有任期保障,這兩套制度糾纏幾十年,將來在修憲時要從根本面更改。
呂秀蓮說,基於三點考量,行政區域可以重新規劃。第一個考量是台灣進入現代化,交通便捷讓行政區域不需要劃得那麼細,「e政府」也讓民眾不需要一天到晚跑鄉公所、縣政府。此外,如果每個縣市鄉鎮都要科學園區,缺乏總量管制,過於本位主義,浪費資源。
她說,第二個是自然因素,因為天然和人為因素,台灣有些地方確實是山河破碎,河變成沙河,水庫也可能變成沙庫,沙從山上來,那不是原住民的問題,最主要是天然因素。大自然在律動,應該敬天、惜地、愛人,經過這幾年的災變輪迴,大家開始聽得進,「今天在座的原住民朋友不會打我了吧,有人老是要跟我出草」,其實我們因應的是空前的挑戰。
第三是高鐵的空間革命。呂秀蓮表示,高鐵通車後,台灣南北全程九十分鐘,民眾生活有很大變化,全新的都會化運動產生,有助平衡南北和城鄉差距。
呂秀蓮進一步指出,在上述狀況下,台灣還需要目前的四級政府嗎?需要中央、省、十六個縣市、兩個院轄市、五個省轄市,以及那麼多的鄉鎮市嗎?
因此,她提出幾個大膽思維,首先是「廢掉院轄市」,當年設台北市是威權國民黨,害怕無黨籍人士選上台北市長對抗中央,其實民選以後還是對抗中央,當初的目的沒達到;院轄市層級等於省,台北市和台北縣僅一河之隔,中央的整個預算卻非常不合理。另外,「省轄市也可以廢掉」。
其次,呂秀蓮說,台灣的高山地區有特殊性,面積佔百分之七十三,海拔一千公尺以上佔百分之四十三,由十二縣市在管、分為三十個山地鄉。她在國土保安會議提出可否加以整合,設立「山地特別行政區」直屬中央,因為目前山地事務事權不統一,有事發生推來推去,若處理不好就罵總統,所以需要特別行政區新思維,也符合內政部規劃的國土計畫法。
呂秀蓮並認為,離島也可考慮聯合成立「離島特別行政區」,如果有兩個特別行政區,剩下的面積不需要那麼多縣市,可以成立「台北省」、「台中省」、「台南省」、「台東省」四個省,事權將很統一,並容易培養領導人才;原來的縣市可以調整,鄉鎮市則可以不要,鄉鎮市長選舉今年應該是最後一次。
呂秀蓮並指出,「遷都是我最早在喊」,台北市作為台灣行政樞紐已完成歷史任務,韓國首都首爾也有遷都計畫,因為韓國四分之一人口集中在首爾,百分之七十的經濟活動在首爾,除了不勝負荷,城鄉差距愈來愈大。台灣在高鐵通車後,南北要平衡,台北是否要承擔這樣的責任?或許也可考慮「雙國都」,中央政府一部分在北部,一部分可以在中部或南部,很多國家都有這樣的例子。
她表示,提出解構性思維,仍需理性思辯和專業見證,但總要有人提出見解。譬如總統府是日據殖民時期標記,繼續做為民主台灣的總統府,似乎不妥當,何況建築蠻老舊;行政院、立法院是租的房子,五院分散在各處,若修憲三權分立呢?這些都可再思考。九二一地震後提醒我們地質不穩,中央政府應設在哪裡,大家可以討論,但要考慮地質因素,不能冒任何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