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沈居正╱新聞分析
台北市政府以永建國小校地不足為由,加上市政府沒錢,因此積極設法為國民黨的國發院變更都市計畫,理由乍看合理,其實漏洞不少;看似為了公共利益,其實是倒果為因,目的在方便國民黨變賣黨產。
第一、市政府透過都計變更國發院土地為住宅區,將新的永建國小劃設在國發院的北側,以節省市府預算十幾億元的新校園購地預算。其實原來永建國小也可變更為住宅區,甚至變更為商業區再變賣,價值更高,爭議性也較少,用不著變更這麼具有爭議性的都計案。
原來校區面積四千七百四十五平方公尺(約一千四百三十六坪),基地完整且鄰近考試院,變更後每坪應能賣到五十萬元甚至更高,則市府最少就有七億多元以上的預算,可供購買國民黨部分的行政區做為新的校地使用,市府的財務絕對沒有問題。
第二、市政府認為,國民黨的國發院土地是行政區,原容積最高可達四百%,除了公益用途之外,還可做為醫療保健服務業、社會福利、社區通訊、人民團體、社教設施等,儼然國民黨即使不變更也有利可圖。問題是,上述用途大部分是「賠錢貨」,不但賺不了錢,甚至還要投資很多錢,而且更難轉賣;保留現狀還必須繳交地價稅。將國發院土地變更為住宅區不只甩掉包袱,甚至是暴利!
第三、台北市政府更以北投與南港地區各一處軍方土地從機關用地變更為住宅區為例,強調國民黨國發院的土地變更案絕非首例,其實這就是市政府「黨國不分」的潛意識在作祟,軍方的國有土地變更案,有其變更上的正當性;國民黨的土地變更,在取得過程、開發方式、都市計畫上疑雲重重,不應和軍方的國有地變更混為一談。
第四、台北市最近有兩處私有的機關用地變更為住宅區的類似案例,一處位於士林,一處位於北投,這種「民間私有」的案例可能比較類似「國民黨特有」的土地變更案。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那兩塊機關用地變更案都費時三十年以上,其中一處甚至還沒有完成變更程序,私有機關用地變更案的爭議性與敏感性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