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3日訊】NKF介紹
新加坡腎臟專科醫生邱恩德(Dr Khoo Oon Teik,1921-)目睹窮苦的腎臟病人與疾病搏鬥,甚至自己的親兄弟也死於腎病後,於1969年創辦了慈善機構NKF(National Kidney Foudation,全國腎臟基金會),以援助那些家庭收入低下、卻不得不支付每月高達3000新元洗腎費用的窮苦腎臟病患。1995年,邱醫生年事已高,辭去NKF主席職務。
在新加坡900個被政府批准的慈善組織中,NKF是規模最大、最成功、最有影響力的一個。與其他慈善組織相比,NKF可說是巨無霸級。它的成功,應該說印度裔的執行理事長(CEO)T.T. Durai功不可沒。T.T. Durai自大學時代起(70年代初)就為NKF做義工,1990年代成為NKF執行理事長(CEO)。他有企業家的天份,採用商業行銷的手段宣傳NKF,使NKF的形象在新加坡無處不在。電視廣告上那些孤立無援的腎臟病人,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每年與新傳媒(MediaCorp)合作的大型募捐義演,不僅吸引了新加坡全部知名藝人,更吸引了香港、台灣的一線藝人前來參與。在人口400多萬( 本國人口300多萬)的新加坡,每年有200多萬人向NKF捐款,幾乎每三個新加坡人,就有兩個向NKF捐款。通過GIRO、信用卡定期捐款者有26萬人。
由於募款成功,NKF今年甚至向腎臟疾病以外的領域擴張。剛剛在4月份結束本年度的大型義演,本月(7月),NKF辦起為癌症病人的義演。對此,有40年曆史的新加坡癌症協會不斷在報紙上緊急呼籲,聲明NKF為癌症病人的募捐與癌症協會無關。
NKF有三個名譽贊助人,分別是Golden Hearts Fund for Elderly機構、港星成龍、和前任總理、現任資政吳作棟的夫人。
新加坡的媒體
簡要介紹一下新加坡的媒體。
新加坡有兩個媒體集團。一是新加坡報業控股(SPH,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是70年代政府將所有本地報紙整合後成立的機構,有半官方性質。外界熟知的海峽時報、聯合早報,都在報業控股旗下。另一個媒體集團是由新加坡廣播局改組的新傳媒(MediaCorp),也是個半官方機構,統領新加坡所有的電視台和部份電台。
進入21世紀,新加坡政府為了鼓勵競爭,允許報業控股和新傳媒進入對方領域,也就是報業控股可以辦電視台,新傳媒可以辦報紙。2001年,報業控股的電視台開張。
通過電視轉播的募捐義演,對電視台來說是非常有利可圖的業務。兩家媒體競相吸引慈善機構義演,特別是NKF這樣的大客戶。新傳媒請T.T.Durai做新傳媒的董事,穩住了NKF。報業控股則和其他慈善機構合作,與新傳媒/NKF打對台。
經過4年的競爭,報業控股最終落敗,承受不了巨額虧損,於2004年年底關閉了電視台。
但這一點點的競爭,就使新加坡有了一點批評的空間。比如有讀者投書報業控股旗下報紙,批評NKF給定期捐款人寄發印刷極其精美的年度報告,太過奢侈。2004年四月,海峽時報高級記者龍麗嫻(Susan Long),寫了一篇文章,批評T.T. Durai在辦公室裝修私人浴室,使用的水龍頭是鍍金的。
訴訟
T.T. Durai作風強悍,立即向法庭提起訴訟,告報業控股誹謗。眾所周知,在新加坡,批評的尺度非常嚴格,只要有一點點與事實不符,批評者就可能獲罪。
T.T. Durai以誹謗罪起訴對自己不利的言論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海峽時報列舉了兩個案例。
今年56歲的Archie Ong, 保險顧問,1985-1994年期間在NKF做義工。1997年4月,他和義工同仁Alwyn Lim(現NKF副主席)閒聊時談起有街頭傳言NKF浪費捐款人善款、Durai經常坐頭等艙旅行等等。轉天,Ong就接到Durai的律師信,被捲入訴訟。Archie Ong用了一年時間才從這起官司中脫身,但他拒絕告訴記者他賠了多少錢,只說數目不菲。他的老父親當時在病中,為此受到打擊,病重去世。這個“犯罪記錄”也迫使他在工作中不得不跟客戶做解釋。Archie Ong和Durai是大學同學、曾經是好朋友。
今年45歲的商人Pirgasam Singarvelu,1998年3月收到NKF請求捐款的信。他在回信中說:他乘新航旅行時看見T.T. Durai坐在頭等艙,對此深表不滿。“如果你們也能像其他公司的CEO那樣乘坐經濟艙的話,你們就不需要募這麼多款,腎臟病人也會從你們的奉獻中獲益。明白嗎?”。為了這封回信,他被NKF告上法庭,最後賠款22,000新元,並花費10,000新元登報導歉。(1新元約等於0.6美元,或5元人民幣)
這次,Durai的對手是報業控股,他仍然滿懷信心。咬文嚼字的話,龍麗嫻的文章並非無懈可擊。Durai裝修辦公室及私人浴室,是委託給裝修承包商的“整數合約”,那個鍍金水龍頭是裝修承包商的主張,Durai在發現後已經指示更換了。他認為龍的文章,損毀了自己的名譽,這次官司,他志在必得。
庭審
經過控辯雙方一年多的準備。Durai訴新加坡報業控股案於7月11日星期一開審,為期10天。
近年,隨著NKF的募捐義演越發成功,民眾的不滿也在升溫。NKF已經把義演變成了大型抽獎活動,事前用房子、汽車等獎品做密集廣告宣傳。它有若干個捐款熱線電話,在過去,打一次捐款電話等於捐款5元(加稅是S.8),但近年開通了打一通等於八通的熱線,打一次就是40元,並且努力宣傳這個號碼,很多民眾不知情,都誤打了這個號碼。還有一些青少年,看到自己的明星偶像在募捐,就狂打捐款熱線,讓父母來支付高額賬單。民眾紛紛投書報社抗議。本月,NKF又“撈過界”,為癌症病人募捐,也引起一些民眾不滿。這次籌款已經進行了兩輪,今晚將進行第三輪。
但是,大部份新加坡公眾,並不知道本月有Durai訴報業控股這場官司。在7月11日這一天,大批民眾湧到法庭,是因為去年10月轟動新加坡的失蹤中國8歲女童黃娜命案在這一天開審。還有被分屍的22歲中國女工劉紅梅在這一天火化。這是一年來獅城最轟動的兩起命案,吸引了媒體的絕大部份注意力。
辯方報業控股聘請的文達星(Davinder Singh),是新加坡最有名的民事律師,屬於談話費1000-5000新幣/每小時的Senior Counsel,出庭費用還要翻幾倍。完全出乎NKF一方的意料,文達星以功為守,並不拘泥在鍍金水喉上,而是在辯論中,迫使Durai承認:
Durai確實用NKF的民眾捐款,乘坐頭等艙旅行。
Durai的年薪除了25,000新元的月收入,還有10-12個月的花紅,即年薪60萬新元左右。
7月12日一早,報業控股旗下的報紙都登出了頭一天庭審的內容。新加坡人震驚了。
這一天,是庭審第二天。本來旁聽黃娜命案的公眾,這次轉到Durai訴SPH的庭審來。文達星這天迫使Durai承認:
NKF照顧的腎臟病人只有2000人,而不是他們對外宣稱的3000人。
NKF已經募集到2億6千萬新元的儲備金,按現在每年700萬新元的援助赤字算,可以用上40年。即使NKF負擔病患全部費用,也足以用上10年。而NKF總是對外宣稱只有3年儲備。
NKF有八輛汽車的車隊,並配有專職司機,隨時供Durai等6名職員使用。Durai自己有輛奔馳200汽車,但用NKF的錢付路稅和維護費用。
Durai在其他幾間公司做受薪董事,其中一間付他25,000新元月薪。這些他沒有向董事會透露。
Durai和NKF的另一名董事蔡女士有“商業關係”。NKF合約的Call Center正是蔡自己的公司。這些都沒有知會NKF董事會。
那個被Durai換掉的鍍金水喉,價值990新元。私人浴室裡的馬桶,價值1100新元。(NKF始終不肯透露水喉的價錢,是文達星找到了原始發票)
上午的庭審內容,下午的晚報就報導出來了,每個人都在談論NKF,NKF與其CEO T.T. Durai已經名譽掃地。庭審即將結束的時候,文達星質問Durai,是否願意撤訴,因為是交叉質詢,他不允許Durai諮詢自己的律師。Durai考慮了10分鐘,決定撤訴。原定10天的案子,兩天就結束了。
多餘的話
Durai走出法庭,對記者表示自己沒有做錯甚麼,因此不會辭職。
吳作棟夫人是NKF名譽贊助人,律師,旁聽了兩天的庭審。在法庭上她經常搖頭、做手勢。出來後,對記者表示,像Durai這樣掌管千萬財產機構的人來說,60萬的薪水,只是“一粒花生”(a peanut)。她的丈夫吳作棟任總理期間,經常為新加坡公務員的高薪辯護,常說這麼一句話:如果我們只肯付出香蕉,那麼來應聘的只能是猴子。
新加坡人的憤怒
一個典型的NKF捐款人,大約是這樣。他月薪2000-3000新元,住在政府組屋裡,當然沒有汽車,更沒有坐過飛機頭等艙。但是他有善心,同情那些每月需要洗腎維生的病人,每月從銀行戶頭上通過GIRO自動捐給NKF10塊20塊,如此一捐就是10年20年。60萬元的“花生”,他至少要辛苦勞動15年才能賺到。
新加坡人以對政治的冷漠著稱。今年,政府在興建賭場的問題,首次作出姿態,希望公眾表達意見。有人在petitiononline.com發起反對的簽名活動,幾天內有150人簽名,四個月後達到3萬人。
但是這一次,普通的新加坡人被激怒了。星期二晚上,20歲的國民服役人員Lawrence Tan在petitiononline.com發起要求Durai辭職的行動,“NKF欠新加坡人一個道歉”!截至星期四凌晨,已經有18,000人簽名,由於簽名人太多,造成網站當機。星期四出版的海峽時報報導了這一消息,我在寫這篇文章時,簽名者已經超過3萬。
星期三一早,有人在NKF的外牆上用紅油漆噴了17個“Liar”、以及中文“吊死杜萊”。
據NKF透露,截至到星期三下午5:30,已經有3800名捐款者取消了每月給NKF的定期捐款。那些通過GIRO捐款的打電話讓銀行止付,網上有熱心公眾教大夥兒如何停止給NKF的GIRO付款。用信用卡捐款的則不得不與NKF聯繫。NKF專門開通了一條熱線處理停止捐款事宜。實際上,NKF原來的熱線,已經被潮水般湧入的斥責電話打爆了,連海峽時報都接到幾百個公眾電話。
我知道一位已經退休的老先生,他已經為NKF捐款了25年,昨天也取消了捐款。有一位38歲的系統分析員Mr. Ben Ng,親自跑到NKF,討回了最近捐的12元。他說12塊錢是小事,他不在乎,但是NKF的做事方法不對。
不想多寫了,言多有失,怕NKF訴我。做兩點總結吧:
1.NKF醜聞被揭開,有賴於新聞自由。但這個事件,並不說明新聞自由在新加坡取得了勝利。文達星律師是利用技巧,迫使Durai認輸的。
2.新加坡的精英層與普通民眾,存在著深刻的隔閡,這個是我早就注意到的。不僅是吳作棟夫人的言論,而且我瞭解到其他新加坡精英人物,也認為Durai只是錯在不透明,他拿這麼高的薪水是應該的。
NKF仍然立挺Durai。星期三晚上Durai對NKF職員發表簡短談話,受到熱烈歡迎,他們對報界表示Durai工作勤奮認真,1992年以來只拿過一天假,從未休假,他拿這麼高的年薪是應該的。
MediaCorp保持沉默,只用很少的篇幅報導這一事件。報業控股旗下的報紙仍密集報導。
政府沒有說話。
Archie Ong和已移居澳洲的Pirgasam Singarvelu為陳冤得雪感到快慰。
民眾則擔心此事不了了之,有人呼籲鬥爭到底。
今晚是NKF為癌症病人籌款的最後一輪演出,看看會怎樣。
最新進展
NKF董事會和T.T.Durai已經辭職了。昨天他們還嘴硬呢。
義演非常低調,沒有像以往一樣公佈捐款數字。
這讓我想起菲律賓正在進行的倒阿羅約行動。雖然在新加坡的這次不關政治,但卻是幾十年來民眾第一次大規模發出憤怒的聲音。
很遺憾,發起倒杜簽名的Lawrence Tan決定今晚午夜(北京時間)關閉請願。本來各位可以見證新加坡近幾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請願行動的。現在你只能看見簽名數字,民眾留言已經被Tan隱藏起來了。//www.petitiononline.com/nkfs/petition.html
NKF這樣一個強勢機構,說告誰就告誰,。。。,每天都在電視上看見他們的廣告,就在7月4日、7月11日的兩次大型電視捐款活動,每次都募款500萬元以上。這麼說垮就垮了。。。我一下還適應不過來。簡直不像真的。
人民真有這麼厲害?!
資源:
NKF網站://www.nkfs.org/ (允許你的瀏覽器打開pop-up窗口,你會看到NKF董事會支持T.T. Durai的聲明)
要求NKF道歉的請願網站://www.petitiononline.com/nkfs/petition.html
新加坡網友熱評:
//forums.delphiforums.com/sammyboymod/messages/?start=Start+Reading+%3E%3E
報導此事的新加坡blogs://tomorrow.sg/archives/2005/07/12/nkf_vs_sph.html
法庭對話原文,//straitstimes.asia1.com.sg/mnt//html/nkf/transcript11_am.html
聯合早報報導及評論:
7月14日
4000 多人斷了NKF“財路” //www.zaobao.com/sp/sp050714_501.html
好些受訪者希望NKF領導層大整頓 //www.zaobao.com/sp/sp050714_507.html
NKF2003年財務報告:一元中可能僅一毛半用於病人洗腎和換腎
//www.zaobao.com/sp/sp050714_511.html
一封致NKF的信 //www.zaobao.com/yl/yl050714_501.html
何止是鍍金水龍頭而已 //www.zaobao.com/yl/yl050714_502.html
撤銷訴訟令人失望 //www.zaobao.com/yl/yl050714_503.html
應該善用慈善捐款 //www.zaobao.com/yl/yl050714_504.html
針不紮在自己肉上不會喊痛 //www.zaobao.com/yl/yl050714_505.html
7月13日
杜萊及NKF突然撤銷訴訟 //www.zaobao.com/sp/sp050713_501.html
NKF訴訟案1000元水龍頭貴不貴?//www.zaobao.com/sp/sp050713_518.html
NKF應該向公眾澄清疑點 //www.zaobao.com/yl/yl050713_504.html
7月12日
NKF理事長年薪60萬元 //www.zaobao.com/sp/sp050712_501.html
NKF訴訟案杜萊承認以公司津貼公幹購買頭等艙機票 //www.zaobao.com/sp/sp050712_510.html
轉載自《選擇週刊》(//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