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中國偏狹民族主義高漲 不利兩岸交流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二十一日電)中國民族主義高漲,形成反美、反日、反台獨情緒,偏狹的民族主義近幾年也擴散至非政治層面,出現打壓林志玲等台灣「綠色藝人」的現象。學者認為,這只會造成兩岸更進一步的分裂意識,不利兩岸交流。

根據銘傳大學助理教授許志嘉的研究指出,改革開放前,共產主義是凝聚中國民心最重要的意識形態動員力量;改革開放後,中國採取「政左經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路線,長期以來動員社會力量的共產主義被「修正」,使凝聚民心的意識形態陣地出現弱化的危機,影響中共統治的合法性。

中國除了反美、反日外,「台灣問題」也成為批評的議題,姑且不論政治層面的「批扁及反台獨」作為,在許多非政治場域中,所謂「打倒綠色台商」、「封殺綠色藝人」等,隨著台灣民主深化、台灣主體意識增強,圍繞在「反台獨」的民族主義情緒也在中國發酵。

從中國網民攻陷大小網路論壇,抗議台灣歌手張惠妹在陳水扁總統就職典禮演唱國歌、在中國登台演出等事件,成為這波民族主義情緒的重要代表。林志玲近來也因家人的政治立場被認為親綠,遭中國網友發起抵制運動。

在中國網路論壇流傳的「綠色藝人」名單,被點名的原因,只不過是說過自己是「台灣人」或亞洲人,或是父母在民進黨團體活動,或多主演台灣本土戲劇等。這些在台灣看來荒誕無稽的理由,卻遭中國網民大肆撻伐。

造成偏狹民族主義擴張到非政治層面的力量,除了網際網路,就是兩岸媒體的推波助瀾。像中國大公報的報導,指名道姓批評張惠妹,明確表明「中國沒有綠色藝人的發展空間」,這篇文章傳遍中國各地。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張五岳表示,這種針對所謂綠色藝人的封殺和杯葛,只會更疏離兩岸人民的感情,增加多數台灣民眾對中國的負面印象,替所謂「台獨分離勢力」累積民意基礎而加分。

國際媒體評論也曾指出,民族主義情緒的高漲,或許可成為當局凝聚共識的重要意識形態力量,但是過激的民族主義情緒卻不利於中國內部的發展,這種力量到最後常常不是主政者所能控制,卻帶來災難。

中國民族主義情緒的升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對立,不只對美國、日本,甚至延燒到台灣,徒然造成兩岸民眾的對立情緒,無助於兩岸關係的緩和,甚至造成兩岸更進一步的分裂意識。對中國當局而言,如何理性引導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不要使這種情緒成為中國發展的不定時炸彈,是新一代領導核心應該正視的課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