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星座性格分析系列之七

【星座人物】固志守窮陶淵明(三)

魏菀 圖: 歐陽畫竹
font print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改朝換代,黑暗依舊

事實上,淵明是智慧的,因為三年之後,只見劉裕玩盡了手段,不但得到了皇位的禪位詔,讓他名正言順的祭告天地即了皇帝位,立國號宋,還不忘背地裡賜毒酒悶死了當初禪位給他的目前已然無親無勢的晉恭帝。於是,東晉終被劉裕篡;而一直以來都爲貧困所苦的淵明,卻在文章的署名上起了變化,表明了自己在晉時名淵明,入宋後可能是因為見到劉宋的政治黑暗,欲有所「沉潛」而改名為「潛」了。

劉裕篡晉之後,對所有的人都有所震動,那是因為這是幾百年一次的改朝換代;而作為躬耕不仕的淵明,他歷經農事艱苦只爲守他心中的「善」,這樣卻還不能擁有衣食保證,如果這不是因為勤勞不夠才會導致家庭破敗跟飢寒交迫,那這又是爲了什麼呢?由於淵明不認為這與天道鬼神或因果報應有關,他只是在實踐中證明了他自己躬耕的善良行為未必得到好報,所以他在諸多的創作中常常會無奈又超然的感慨世上沒有知音跟正道,但另一方面又以士大夫的骨氣堅決的表示絕不怨天尤人吧!

至於淵明直接呼應於這場變革的,是他流傳下來最有名的詩作:「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的(桃花源詩並記﹚,由於(桃花源記﹚就如同一面光潔的鏡子,它描寫了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藉以批判、對比黑暗的現實;雖然在那裡生活的都是實際的凡人,但是卻被淵明締造了那麼美好的一片淨土。這樣人間天堂的理想,怎不令我們這世世代代的人,這些歷代俗世都免不了要在戰亂中浮沉茍延的人,個個都心生嚮往之呢?

「人生無根蔕,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相比於朝廷中宋主劉裕的子嗣自相殺戮又多次廢立的多生事端,亂世裡「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淵明卻也走近人生的盡頭了;人生已然一甲子,說一個人老了之後窮又致病,好像也是常情,一來是淵明的身子骨在上次大病時已經損了些,再加上以酒為命的人一旦無酒,也就是病了。所以當他的好友顏延之這個人這次湊巧回鄕來看他時,就不禁留了兩萬錢要他好好照養身子,可歎淵明卻要他的兒子把錢全部都拿去酒家按日沽酒記帳去了。就如他所言的「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也難怪後人統計他的文章寫到「酒」字的頻率竟然達到四十處之多,將近他全部詩文的三分之一呀!

隔了一年﹙西元425年﹚,那個一直以來都像鐵人一般頂著陶家的翟氏去世了,陶家長大的兒子們個個外出流離也僅供糊口,又隔了一年﹙西元426年﹚五月,剛寫完(詠貧士七首詩)的淵明骨瘦如柴的躺在家裡,而剛剛上任江州刺史的劉宋名將譚道濟正好這時慕名前來看他,在一番話不投機之後,譚道濟就另外派人去給淵明送點肉跟糧來,可是因為淵明忌諱譚家子弟歷事晉、宋二朝還能春風得意著,所以淵明鄙棄其物「麾而去之」,在飢餓面前還是表現了錚錚的骨氣。而另一方面,當他還能走動的時候,曾經到潯陽里的巷裡討飯,不幸的是當年災荒,「討飯」變成淵明飢餒之下無可奈何的事呀!

隔年入秋﹙西元427年﹚,淵明寫下了一篇說明「人生實難,死如之何?嗚呼哀哉!」的絕筆(自祭文)之後,就在秋末窮病而死了;這一位當時並不出名,後世卻成為中國古代士大夫心中理想的人物形象的人;這一位一生未曾有樂,但是他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放棄道德原則的人,終於在走過他貧病交加、卑微辛苦的63個年頭之後,一代詩人陶淵明就在元嘉四年悄悄的謝世了。@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所以如果以上推論為真的話,那麼文君的命宮﹙也就是上升星座或說第一宮﹚就是雙魚座了,這個上升星座的人會具有音樂跟藝術的天份,尤其金星在雙魚座的人,更是具有很高的音樂天賦,並且深富愛心。這可以說明文君竟由一首〈鳳求凰〉的古琴曲,就許下了自己終生的行徑,她對音韻太懂了,對司馬相如身懷絕學卻懷才不遇的孤寂也太懂了﹙就像對她自己一般時不我予的憾恨一樣的深刻﹚,所以她才會覺得天涯茫茫,只有他倆人懂得對方。
  • 在您舉目所見的一大票同事跟家人,甚至所有接觸到的普羅眾生中,如果全部都是為了保持苟安享樂的生活,而願意對敵人「稱臣割地」,步步退讓,最後甚至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把自己國家的前途與錦繡河山,都在長期所謂的交流中不知不覺地送給對方的話。您會覺得如何?這就像南宋的覆亡一樣,回看在這一段極為慘痛的歷史裡,民族英雄文天祥為了挽回社稷的命運,他寧願為寸土浴血奮戰,百折不撓,直到戰敗被俘,仍然誓死不屈,這樣的風骨與精神感召,您會好奇是否也表現在他的星圖上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淵明很窮,他在這物質世界裡的生活是一律匱乏的﹙衣食住行樣樣貧困﹚,但他很真,他忠於自我的固志守窮,不爲五斗米而折腰,骨子裡盡是一個落魄文士異常的瀟灑;他的精神很獨立,他並不相信宗教的撫慰及歸依,他堅持要在那一片老莊哲學當道的亂世災荒跟清談虛無聲中,謹守著自己忠孝節義的儒家風骨;他有一首詩云:「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好菊花也好酒,酒是他在蒼茫人世中的知真好友,酒是他在坎坷人生路上的寄託憑藉,想他這一生「生而無喜、死又何悲」;他落拓潦倒、自鳴孤高、天性自然、挾傲終老,他確實是過了他自己想要的一生;那就是選擇一個人要清清白白、不昧良知、光明磊落的活著,但他畢竟是壯志未酬,並且付出了他這一生在世時窮途末路、飢饉凍餒的代價。
  • 年輕時的淵明家庭爲了嫁妹籌措妝匲而賣田,以致失去了祖田的淵明母子幾乎到了無以維生的地步,幸好淵明之後有個機會在隨後的五年時間內,都在故鄉附近一戶姓東郭的農莊裡當家教老師;想不到在這期間的淵明反倒得到了東郭小姐的青睞,最後結成了夫妻。此後陶家也因這位賢內助確實精於農事的關係,讓淵明一向寒窘的家境暫時得以舒展。然而此時婚後有子的淵明雖然內心崇尚自然,但並沒有完全擺脫名教的束縛,他仍希望立善求名。所以當他母親動用舊時的關係爲他去求了一個官職回來時,他為了建功立業和解決生活上的困難,終於決定在29歲時嘗試去做江州祭酒這個小小的學官看看,但沒想到他將面臨的卻是時代的亂象與宦場的黑暗。
  • 俗語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文學藝術領域,要想評選出個名次或是第一人,都是極為困難的事情。比如元曲四大家的甄選,在歷史上就爭議頗多。不過對於誰是元曲作家中的魁首,大抵無異議,此人正是譽滿天下的關漢卿。
  •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說來說去,都是繞不過一個「吃」字。說起古代最會吃的名人,恐怕非蘇軾莫屬。他熱愛美食,發明美食,甚至為美食寫詩做賦。今天讓人垂涎欲滴的「東坡肉」,也是出自這位大文豪的手筆。
  • 他以通俗的詩歌引領了一個時代,又以詩歌締結一朝傳奇。他成為全民仰慕的文化座標,也成為佛門史載的有素行者。他在千年前留下誓願:當佛陀下世時,他要隨慈氏下世,經歷劫難,成就無上正道。他也衷心希望能以當朝的文筆,在未來世專頌轉法輪。
  • 暗喻清貧貪饞的太守表兄文同,手拿斧頭逮著竹筍就砍,把渭水邊上千畝竹林都吃進了肚裡。這生動的形象,刻畫了文同豁達、爽朗的性格,也可看出這對表兄弟親密的關係。
  • 當年蘇轍為了感念巢谷,寫下《巢谷傳》,說他死於嶺南。事到如今,人們很難去探究巢谷的死因,不過唯一能證明的就是歷史上確實有這麼一位真性情的奇人啊。
  • 白米飯是很好的養胃食物,可作為主食適當的吃。(Shutterstock)
    現代人說,幽默一種溝通表達的藝術,而對蘇軾而言,應該也是心態樂觀的一種生活態度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