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國著名古塔之二十八:嶺南現存最高的宋代古塔–六榕寺花塔

意文
font print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2日訊】廣州著名的佛教四大叢林 (光孝、六榕、華林、海幢)之一的六榕寺,寺內主要建築之一的「花塔」,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六榕寺」與寺中的「花塔」歷來為人們所稱頌,歷史地位與「光孝寺」同享齊名,素有「光孝以樹傳,淨慧以塔顯」之稱。(淨慧是六榕寺的別稱) 。

北宋年間元符三年(西元1100 年),文學家蘇軾由海南貶所北歸,途經廣州,來寺禮佛進香,被列於山門大道前的六株綠蔭如蓋的古榕,盤根錯節,氣勢不凡所吸引,見此「六榕美景」,及應寺中僧人道琮之請為寺題字,即揮筆題了「六榕」兩字,骨勁氣昂,莊重厚實,雍容大氣,一派蘇式骨風。「六榕寺」由此聞名。後人敬重蘇東坡遺墨,將「六榕」造一木匾刻字懸掛於寺門之上。

至於「花塔」之名,見於清道光《廣東通志》。塔身朱欄碧瓦,丹柱粉牆,一層層的塔角飛簷,宛如一朵含苞向天開放的棗紅色花瓣,塔剎頂似花蕊心,遙望猶如花朵疊成的衝霄花柱。加上塔身造型外觀華麗壯觀,色彩斑斕,因而又稱「花塔」。是廣州現存最高、最古的建築。

據初唐文學家王勃撰《廣州寶莊嚴寺捨利塔碑》稱,寺院始建於南朝劉宋年間(西元420年~西元479年)。魏晉南北朝是中國佛教興盛的時期,梁武帝蕭衍,是歷史上推崇佛教的皇帝,在位其間,在全國各地建了大量的寺廟,唐代詩人杜牧所寫「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指的就是這一史實。

寺址於南朝時代原建有「寶莊嚴寺」,南朝梁大同三年(西元537年)梁武帝的母舅曇裕法師從扶南(今柬埔寨)取回佛捨利,廣州刺史蕭裕為迎接這一佛寶,於是在寺內大殿前建造佛塔,名為「寶莊嚴寺捨利塔」。是一平面四角六層華麗的大木塔。南漢時「寶莊嚴寺」改名為「長壽寺」。唐代又曾修葺。塔的根基很有特色,在重修挖開舊塔地基時發現了「九井環基」。由於古時花塔瀕臨珠江(舊時珠江寬達2公里),適應臨近江邊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形之故,建塔的先民們為了保護塔基,先沿著塔基,像打井一樣,以堅固的花崗岩石砌築9個水井,並相互連環依托,形成一個「梅花九井樁環列地基」,然後在上面建造高塔。北宋《重修廣州淨慧寺塔碑記》中記載:「廣其基以為四十五尺」。按宋尺折算,井樁位置在今塔身與副階之間。現經科學測量,目前的花塔塔身雖然傾斜了1.7米,但塔基仍然非常穩固。

塔重建後,下瘞佛牙捨利,龕藏賢劫千尊佛像,故名「千佛塔」。北宋初,寺、塔俱毀於火,北宋端拱二年(西元989年)重建寺院,重修時,該寺僧人供奉佛教禪宗六祖慧能,以修淨業,遂改名為「淨慧寺」。紹聖四年(西元1097年),南海人林修於捨利塔舊址重新建立磚塔。後又多次毀損重建,但塔的主體仍維持宋代原樣。

明朝成祖永樂九年(西元1141年),將「淨慧禪寺」改寺名為「六榕寺」,改「千佛塔」為「六榕塔」,又名「花塔」。清咸豐六年(西元1856年),遭颱風侵襲,塔頂墜地毀損。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清皇室撥出巨款大加修繕,僅僅修建塔身就用掉了長1尺5分、寬5寸、厚17分的大青磚6萬多塊,動用泥匠、木匠、石匠、書匠、油漆等修塔工人共一萬九千多人。

民國24年(西元1936年)刻制的《重修六榕花塔工程記》銅碑,記有修建佛塔的高度、級數和所用磚、瓦、石、銅、鐵等建築材料的用量。並有塔的立面和平面解剖圖。圖碑線條清晰,輪廓準確,具有一定的的歷史和藝術價值。西元1980年修葺時,在塔壁發現多處「銘文磚」,刻著「廣州淨慧寺寶塔磚勸首林主持轉運司監勸史首王」文字(按:林修曾任寶雞縣主簿)。

六榕花塔為仿樓閣式穿壁繞平座結構磚木塔,平面呈八角形,外觀九層,每級皆有暗層共八層,總層數為17層。塔高57、6米,與杭州的「六和塔」構築相似,是嶺南地區現存最高的宋代古塔。銅質塔剎為元至正十八年(西元1358年)鑄造的千佛大銅柱,中國古塔之罕見。身上有1023尊浮雕小佛,還有彩雲繚繞的天宮寶塔圖。千佛銅柱連同頂上的火焰寶珠、雙龍寶珠、九霄盤、覆盤以及八根鐵鏈等各種構件,重量超過5噸,莊嚴絢麗,蔚為壯觀。

塔的首層直徑12米,外設副階。梯作穿塔壁繞平座式。各層塔身素壁丹柱,皆有迴廊圍繞,塔簷以綠琉璃瓦覆頂,簷端微翹如振翅欲飛之狀。塔身除斗拱及樓層以木製之外,各層疊澀砌磚挑承平座和瓦簷,並且逐層向內收縮。從塔形、闌額上施普柏枋、圓護斗等形制上看,塔身基本保存了宋代重建時的風貌。晚清重修的首層副階及各層琉璃瓦簷出簷較淺,則為清代的形式和風格。

寺內有清代康熙二年(西元1663年)間鑄的三尊大型黃銅精鑄佛像,大佛像每尊高達6米,重10噸,觀音像高4米,重5噸,都是很珍貴的文物。在同一寺宇中有如此多的銅鑄佛像,是極為少見的。寺中的六祖堂內保存有北宋端拱二年(西元989年)澆鑄的禪宗六祖慧能紫銅像。它是按六祖國統一真人真身鑄造的像,高1、8米,重千餘斤,法貌莊嚴,垂目禪坐,栩栩如生,衣褶流暢,質感鮮明,為宋代雕鑄之傑作,佛門藝術之珍品。

寺內還有碑廊,保存著自宋至清的碑石20 余方,圖文記載了寺塔的歷史沿革。其中與六榕花塔有關的碑記,除宋紹聖四年(西元1007年)趙叔盎撰並書,南宋、明再刻的《重修廣州淨慧寺塔碑記》外,還有《塔內八十八佛聖像圖》碑,其上描刻有明萬曆四十六年(西元1618年)重修塔上的88尊佛像及佛名。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重修花塔,由關聖華塑像後依原樣重塑佛像,同時立碑。清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的《廣州六榕寺佛塔圖》碑,正中刻有六榕寺塔全圖。

六榕寺在廣州及珠三角一帶可謂婦孺皆知,每天有大量的遊客和善男信女前往燒香祈福。但歷史上六榕塔曾多次放光,恐怕知者不多。自唐代起至上世紀有過多次放光的記錄。寶塔生光,自然引人入勝,六榕塔頂放光顯神跡成為千年佳話。

【正見網】(//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天下第一名剎」之稱的少林寺,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少室山之北。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初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西元 495年)。
  • 河北保定城西南門裡東側,有一中國現存三千多座古塔中,最高的磚木結構古塔--「定州塔」,因建築在開元寺內,原為開元寺中的主要建築,故名「開元寺塔」 又名「開元寶塔」,但現在寺已不存在,唯磚塔仍高聳矗立。有」中國寶塔之王「、」中華第一塔」的美稱,同時也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磚木結構古塔。
  • 「飛虹塔」即由育王塔沿續而來。建於明代正德、嘉靖年間(西1515~1527年),明天啟二年(西元1622年)增建底層圍廊,至今已有470多年的歷史。創始於漢,經屢次興廢重修,現存的古塔為明代重建的遺物,但形制結構仍保持元代的建築風格。塔為八角形,十三層,通高47.31米。磚砌的塔體,是無梁殿與拱橋相結合的形式。
  • 「妙應寺白塔」是中國建築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座元代喇嘛塔,也是現存古塔中,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藏式佛塔,是瓶式喇嘛塔造型最傑出者。同時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標誌。直至今日,尼泊爾遊客到了北京,參觀白塔成為必到之處。
  • 塔是一個時代、一個地區精神與文化的標誌性、紀念性的建築物。中國的古塔據官方記載的就有2000多座,加上未列入記載的,其數量可達萬計。
    到了唐代,配合佛教的繁盛,塔的建造達到了一個極致。其中,大、小雁塔更是盛唐文明的偉大象徵!
  • 銀川古城西南部的興慶區,有一著名的寺院---「承天寺」,寺中有一座聳立雲霄的「承天寺塔」(現為寧夏博物館),塔因寺而得名,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
  • 聯合國“任意拘留問題工作組”經過5個月的調查,在2004年3月公佈了對法輪功學員李淩(曾任過錦州市古塔區勞動局局長)和吉林裴繼林被非法拘捕案與迫害的裁決。並將裁決與報告提交到2004年3月召開的聯合國第60屆人權大會。
  • 「金剛座舍利寶塔」不僅是一座在建築藝術上有很高造詣的古塔建築,而且還是一座巨大的雕刻藝術品。
  • 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縣城西北郊區海拔869米處有一座塔山公園。塔山,是龍崗餘脈,俗稱「蒼龍嶺」,山形氣勢雄偉,猶如一條蒼龍出山之狀,雲霧迷離,雲天壯觀的渾然一體。位於蒼龍嶺的「龍頭」之上,巋然矗立著一座歷經千年風雨的靈光塔,塔坐北朝南,北有一高聳的「一覽峰」成為自然屏障。南臨鴨綠江,隔江對岸就是朝鮮國的惠山市。
  • 二千五百年古城蘇州的「盤門三景」(瑞光塔、吳門橋、盤門)久負盛名,古塔、古橋、古城門,質樸滄桑,相應成趣。「瑞光寺塔」當地習稱「瑞光塔」,位於城西南盤門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