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財經消息

台灣農家困境:農產價格低 中國非唯一市場

【大紀元8月1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一日電)中國日前宣布,從八月一日起,台灣15種水果進口中國零關稅,表面上似乎對台灣水果廣開方便之門,農民不必付出高成本將農產品銷往中國。實際上,台灣農產品外銷議題引起各方關注,正凸顯存在已久的農民所得與農產品價格偏低等問題,中國並非唯一市場,亟待相關單位重視並早日尋求解決之道。

台灣農產品外銷已行之多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訂定「加強農產品國際行銷方案」,拓展農產品外銷。根據農委會統計,93年台灣農產品外銷值達35.5億美元,其中,水果外銷金額達3300萬美元,日本市場占42%、美國占22%,中國市場僅占1%。   

台灣區雜糧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前農委會主委陳希煌指出,台灣農產品早已佈局全球,中國市場只是其中一部分,並不是唯一的市場,而且外銷中國的通路早已建立,現在說要拓展中國市場,有點「莫名其妙」。

他認為,中國給予台灣水果優惠待遇,是一種政治考量,是把「市場商品」轉化為「政治商品」。

台灣農產品早已登陸,但這次部分農民急欲進軍中國,恐怕與農民所得不高,因此想藉著中國市場提高收益有關,值得相關單位重視。根據農委會統計資料,92年非農家平均每戶所得總額為新台幣113萬6206元,平均每戶農家所得總額為87萬3901元,其中,平均每戶農家農業所得僅17萬8111元,占農家所得總額20.38%,農民必須依賴其他非農業所得才能維持生計。

陳希煌指出,台灣農業本身沒有太大問題,照理說,農民應賺得田間利潤、加工利潤及行銷利潤,但長期以來,台灣農民僅賺取田間利潤,而且利潤微薄。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教授吳榮杰也指出,農民所得偏低、農產品價格不穩定,是台灣農業長久以來的問題。   

農民所得與農產品價格的問題,可從屢屢發生的農產品滯銷,導致價格慘跌的例子獲得印證。去年底台灣柳丁增產,產地價格慘跌,果農血本無歸,即是鮮明事例。

農業大縣的屏東縣農會總幹事黃瑞吉表示,台灣農民的生產力強,盛產期容易滯銷,現在台糖土地釋放出來讓農民種植農作物,政府沒有輔導,又造成農民另一波盲目種植。

屏東縣檸檬運銷合作社主任莊瑞珍表示,計劃生產沒有落實在基層,農民都是盲目跟隨,每項農產品的種植面積都有高峰期,政府應告訴農民什麼該種、什麼不該種,並在分級包裝上輔導農民提升農產品價值。 另外,莊瑞珍認為,相關單位應該要好好宣導多吃台灣本土水果,像有量販店只要有進口水果就強力廣告,例如奇異果「係金仔」打出知名度,相較之下,台灣水果的宣傳,明顯做的不夠。

山窮水盡疑無路,在多數農民對外銷中國樂見其成心態下,誠如學者所言,中國只是將市場商品轉化為政治商品,因此,相關單位應深究農民殷殷對外找生路的主因,並加以改善,對農民來說,才真正能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