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羅廣仁台北一日電)行政院新聞局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審查委員會三十一日晚間開會,對換照申請案進行決審,共有七件申請案未能通過,政治大學教授陳清河認為,審議結果可讓各電視台瞭解經營頻道有一定遊戲規則,應重視社會輿論的建議和批評,秉持社會責任和公益,製作提供對閱聽人有意義的節目和資訊。
六年一審的衛星電視執照八月二日到期,行政院新聞局衛星電視執照審議委員會三十一日晚間六時召開決審會議,經過五小時的討論,在夜完成六十九件換照申請案,共有六十二件通過換照,東森新聞S台等七家未能過關,將從八月三日停止營運。
除了東森S台,未通過審查的還有龍祥電影台、蓬萊仙山、彩虹、CASA、華爾街財經和歐棚電視台。
陳清河接受訪問指出,從未過關的電視台名單呈現出多數都是平常被點名、檢舉和罰款較多的電視台。進一步分析可看出,在新聞台部分,主要是編輯台處理新聞未能符合善盡社會責任的標準,不符社會對新聞傳播功能的期待。
另外,有大部分未過關電視台可能是因為經營不善導致營收不好,而出現節目廣告化的情形,或是有賣時段給廣告商和廣告超秒等犯規行為。
陳清河說,他在前新聞局長黃輝珍時期就針對新聞頻道和情色頻道做過研究,建議採「總量管制」。當時研究結果認為社會成本太過增加和市場規模不夠大,所以建議對這些頻道應採總量管制,才能有利傳播環境健全發展。
但是當時這項研究建議未被採納,陳清河說,未被採納因素有三,第一是要尊重市場競爭行為;第二是衛星頻道不是無線電視,不算稀有資源;第三是要尊重言論自由,所以不應干涉新聞頻道的發展。雖然是善意的建議,學界和時務界也都質疑有無必要存在這麼多的新聞頻道,但還是難以撼動現狀。
陳清河說,近年來閱聽人和社會對電視新聞和節目有愈來愈多的批評,政府也承受壓力,這次審議過程,各審議委員也相對承受更大責任,他們在決審過程中有一定的專業判準,應予尊重。比較審議結果和過去社會的批評、檢討聲浪,也能感受到審議結果應是符合社會大眾所期待。
陳清河認為,審議結果可讓各電視台瞭解經營頻道有一定遊戲規則,應秉持專業並重視社會輿論的建議和批評,製作和提供對閱聽人有意義節目的資訊,善盡對社會的公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