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經濟
【大紀元7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康世人新加坡九日專電)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林碧炤表示,台灣對中國的崛起似乎反應較慢,尤其以商機為核心的經濟磁吸效應,對台灣的影響已超過軍事威脅。台灣如果能深刻自省,改善投資環境,制定完善的管理辦法,研發更先進技術和作好國際行銷,才能把中國的崛起轉為積極的意義。
林碧炤八日晚上在向新加坡僑社發表演講時談到中國崛起課題時指出,中國崛起在學術界已經有很多的分析和看法,它們包括:
一是、「紅隊」的看法: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已得到具體成果,不會再走回頭路,也不會對其他國家帶來威脅。
二是、「藍隊」的看法:中國改革必然面對發展的瓶頸,例如農民問題、銀行呆賬、環境污染和人口過多等結構性的經濟困難,長期一定成為中國發展的最大限制。而且中國軍事現代化會增加北京對外擴張的野心,不但威脅台灣,也對其他國際社會成員有不友善的舉動。
三是、「紫隊」的看法:認為不須用悲觀或樂觀來看待中國的崛起,因為中國的未來發展還充滿許多不確定的因素,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林碧炤說,不論哪一種看法,中國的崛起代表的是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的成果,台灣在這方面的反應是比較慢的。
他認為,事實上,以商機為核心的經濟磁吸效應對台灣造成的影響遠超過軍事威脅,並造成台灣的產業空洞化、人才外移和資金外流;這些都是緩慢地進行,短期內不易察覺,但是一旦等到症狀很明顯時,恐怕就沒有補救的方法。
他指出,如果中國的變化能夠刺激台灣作出更多深刻自省,改善台灣投資環境、制定完善的管理辦法,研發出更先進的技術和做好國際行銷,則中國的崛起對台灣將有更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