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二十二日電)屏東楓港大橋斷橋,台交通部公路局從施工到搶通只花了三十個小時,主要是運用了迅速又節省成本的貨櫃工法,這個工法在民國八十五年賀伯颱風首先使用,是公路局自創的工法。
十九日凌晨三時多,海棠颱風帶來的豪雨讓楓港溪堤防潰堤,河流改道,楓港大橋引道土方被沖走流失,導致引道坍方,楓港大橋因而中斷,並使恆春半島交通和水、電完全中斷。
十九日、二十日豪雨繼續下,楓港溪洪水滾滾,公路局無法馬上進行坍方處的修復工程,因此,先將河流改道,讓洪水從橋下通過,以免放下的貨櫃被沖走,二十一日早上雨勢稍歇,河流改道也已完成,公路局才開始進行引道的修復工程,原本預訂今晚搶通的工程,提早了半天搶通,全部施工時間只用了三十個小時。
公路局局長陳晉源表示,之所以能夠以這麼短的工時搶通楓港大橋,主要是運用了貨櫃工法,這個工法首先使用在八十五年賀伯颱風時,由公路局副局長張仕京、總工程師吳瑞龍和公路局工程人員腦力激盪出來,國外還未聽說曾使用過。
這個工法後來在九二一地震時,也發揮了迅速搶通橋樑的效果,去年敏督利颱風造成谷關重創,行政院要求公路局在二天內搶通谷關,也是用這種貨櫃堆疊的方法迅速搶通谷關。
陳晉源說,貨櫃工法是將混凝土與級配料填充在報廢的貨櫃裡,再以貨櫃堆疊的方式當做路堤施工,這種方式,不必等到混凝土達到一定的強度就能施工,不但速度快,節省材料也節省成本。
他指出,楓港大橋斷橋後,公路局立即調派在賀伯颱風和九二一地震有搶災經驗的張仕京、吳瑞龍到達現場,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道路搶通,三十個小時能搶通,靠的是過去的經驗、施工方法和機具的效率。
另外,陳晉源認為,公路局有個開口合約,類似的災害工程,平常就採不固定數量公開發包,選定廠商後,只要有災害發生,這些廠商就能馬上行動。
也因此,楓港大橋中斷後,屬於這一地區的公路局工程人員只有六十人,還要分三組搶通其他道路,能夠迅速搶通道路,也靠開口合約的協力廠商完成。
至於國軍昨晚搭設的倍力橋反而比楓港大橋晚了二十分鐘通車,是否有浪費資源之嫌,陳晉源表示,二者並不衝突,國軍倍力橋是臨時性,所搭設地點對出入台九線 (南迴公路)和台二十六線車輛有幫助,其實都是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可以搶通交通,讓民眾可以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