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家族(4)—甲午餘生
【大紀元7月21日訊】甲午餘生
戰爭的起因是,1893年底,日本突然向朝鮮國發起侵略戰爭。朝鮮是中國的保護國,在那裏駐有清朝的軍隊。由於日軍攻勢猛烈,且有備而來,一時間,中朝兩國軍隊招架不住。於是飛報入京,請求支援。
清廷於是租用英國人的商船,運送清軍,前往,按照當時英國政府同日本政府爲瓜分中國領土的約定,日本是不能攻擊英國輪船的。然而就在英輪接近朝鮮海岸時,早已埋伏在這一帶海域的日本軍艦,突然追了上來,強迫英輪停船,接受檢查。
英輪立刻掛起了英國國旗,並有旗語通知日本旗艦,然而日艦毫不理會。反而將英輪包圍了起來。英輪只好停船。
當日軍發現英輪上乘滿清軍士兵後,不由分說,以猛烈的炮火,把英輪擊沈。一千五百餘名清朝士兵,死的死,跳水的跳水。然而日本兵對於跳水逃生的清軍並不放過,又用槍彈,把在海裏漂游的清軍官兵,全部射殺。
日軍的窮兇惡極,震驚了朝野和國際。儘管英國政府和清廷,向日本提出抗議,但日本政府並不把此當成一件事,於是一場日本蓄謀已久的日中海站便拉開了戰幕!
由於清朝的腐敗,是由上到下的腐敗。在水師中,竟然有將領,偷偷用炮彈換鴉片以賣錢,因此,當這支艦隊,一旦出征,就必然凶多吉少。
其實,對於甲午戰爭,父親由於祖父親自參與過,因此不僅聽祖父講過每一個細節,而且還親自研究過。在父親的影響下,我也專門對這段歷史,進行過探討!!因爲,祖父不是被救而葬身蒼海,那麽他英勇捐軀,無愧中華,那麽,也就沒有我的父親,當然也就沒有後來的我們。
甲午戰爭的最初起因,是當時的朝鮮。連續數年,災荒不斷,農民承擔不起官府的重稅,於是人們把仇恨集中到了富戶和政府的上面。由於朝鮮是中國的保護國,每年朝鮮都要向清朝政府稱臣納貢,而清朝政府在朝鮮,也駐有自己軍隊,長期由朝鮮政府供給他們生活之需。
朝鮮和日本,是真正的只隔著一個日本海的近鄰,但是這個近鄰,歷史的千多年來,就是一個海盜國家。經常在朝鮮、中國大陸沿海一帶或公海上,搶掠、偷襲人民或商船。於是大約在1894年初,有人組織了東學黨的秘密組織,擔出“株滅夷倭”、“盡滅權貴”的口號,領導朝鮮人民在全羅道發動起義。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朝鮮政府,向清王朝提出派兵鎮壓的請求。
一八九四年六月初,清朝政府派大將葉志超、聶士成率兵1500人赴朝後進駐牙山。由於起義的矛頭是包括日本的掠奪的,因此當時確實有日本在朝鮮進行貿易往來的商人被起義農民所殺,加之清軍的進入,本來僅僅是威攝農民義軍的,然而日本卻把這看成是日本人的安全出現了問題,立刻以保護使館和僑民的名義,派兵從仁川登路,並迅速佔領了漢城附近的軍事要地。
其實,自明治維新以後的日本,由於工業迅速的崛起,而日本國土,又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無論發電,還是煉鋼,都需要從別的國家進口。於是早就對中國豐富的資源,垂涎三尺。而此次進軍朝鮮,它的根本意圖,是要吞併朝鮮,進而佔領中國東北,以推行它的大東亞戰略。
東學黨很快就被朝鮮政府鎮壓下去了。但日本不僅不撤軍,反而增派了一萬多名陸軍,及全部的海軍。這已是非常明顯地,要同朝鮮、中國進行一次決勝的戰爭。爲了避免戰爭,清朝政府不得不提出:兩國同時撤軍的建議,但是遭到了日本的拒絕!
此時,中日之戰,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七月下旬,日本駐朝公使率軍闖入朝鮮王宮,脅迫朝鮮國王,另立了一個傀儡政權。接著日本在牙山港外海,故意用魚雷、火炮,擊沈了中國用高介雇用的英國商船“高升”號。這是一支運送清兵的船。日本海軍士兵在高升輪的清軍士兵跳海逃生之時,又使用步槍,把落水士兵全部擊殺。
與此同時,日軍偷襲牙山,葉志超率所部先行逃跑,聶士成所部在成歡驛,與日軍相遇,孤軍作戰,阻擊了日寇的襲擊。但是終因勢軍力薄,聶士成及其戰士幾乎全部英勇獻身!
八月初,清廷派出各路援軍,齊集平壤。
九月中旬,日軍猛攻平壤,負責守備玄武門的清軍總兵左寶貴,誓與城門共存亡,親自登城指揮戰鬥,不幸中彈身亡。日軍傷亡過半,終於攻破城門。此時的葉志超,早已嚇破了膽,不僅不戰,反而丟棄大批軍火、糧草,倉慌潰逃,越過鴨綠江,退駐中國境內的蛤蟆塘!
這,就是在日本靖國神社爲那些日軍死亡官兵表功的,著名的牙山戰役,葉志超成了千古罪人!
同是九月中旬,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率領兵艦十二艘,完成護送兵船任務後,駐泊在鴨綠江口,準備返航。十八日中午,黃海海面西南方面,突然出現了十二艘兵艦,艦上懸掛美國國旗。發現軍艦後,丁汝昌立即命令起錨,以定遠、鎮遠兩鐵甲艦居中,其餘各艦分左右兩翼,成銳角陣列,加快航速,迎了上去。
當雙方逐漸接近於炮程的時候,對方突然落下美國旗,換上日本軍旗。此時的日本,已經變成清廷真正的敵人。戰鬥開始了。激烈的炮戰中,日軍集中火力猛攻定遠、鎮遠兩艦。先是,定遠艦的桅樓和信號設備被炸彈震毀,丁汝昌自桅樓摔下,身負重傷。儘管如此,他仍然坐在甲板上,命令右翼總兵、定遠管帶劉步蟾,用旗語指揮戰鬥。
在戰鬥中,日本海軍軍令部長樺山資紀坐艦西京丸,被定遠艦火炮擊毀,日軍旗艦松島丸,也被定遠擊中彈藥倉,引起爆炸,日軍赤城丸被擊傷,艦長中彈而死。
激烈的炮火中,中方兩艦軍船(一艘爲木結構),被擊沈。致遠管帶鄧世昌,在兵艦受傷,彈盡糧絕情況下,指揮大副,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號開去,不幸艦中魚雷而沈沒;經遠管帶林永升陣亡後,全艦官兵繼續浴血戰鬥,直到艦中魚雷被炸沈!……
此次戰役,日本並沒有撈到多大的好處,只得退出戰場。北洋艦隊於是向旅順返航。
爲了保存戰鬥的實力,李鴻章命北洋艦隊退駐威海港內,進行戰後休整和總結海戰經驗教訓。
這次中國同日本的水上較量,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甲午海戰。由於戰爭的時間,是中國的甲午年,甲午海戰之名便由此而起。
前文提到的老三,無論從資格、年齡還是經歷上,都沒有鄧士昌、劉步蟾……這些管帶高,但做爲北洋水師準備繼續買艦擴軍來講,他仍然以管帶的名義,在丁汝昌的定遠艦上,見習並親歷了這場殊死的戰鬥。
然而,甲午海戰,僅僅是甲午戰爭的開始。做爲戰爭來講,早在中日之間,已經有過兩次戰爭!當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以後,清廷就意識到,中國的海防設施並不能阻擋洋人的堅船利炮,在福建設立了中國的造船工廠。同時採取派留學生和重金聘用外國教習,建立了三洋艦隊。即:
北洋水師、南洋水師和東洋水師。東洋水師,在1874年法國偷襲福建時,東洋水師幾乎全部被法軍擊沈。像林永升等人,就是最早在東洋水師生還的軍人。有過生死的經歷,在甲午海戰中,他們永往直前、視死如歸,充分體現了中國士兵保家衛國的英雄氣概。
甲午戰爭的根本原因所在,是日本下決心要摧毀中國的國防能力,要佔領朝鮮和中國的領土,以解除日本的能源及礦產資源的補給。於是自朝鮮戰爭清軍失利後,日軍開始大舉進攻遼寧。在不到幾個月的時間,遼寧除奉天以外,幾乎全境被日軍攻陷。
一八九五年一月,日本約兩萬軍隊從山東省榮城偷偷登陸,從後背包抄威海衛。同時又以兵艦二十餘艘,封鎖威海衛出口。北洋艦隊在毫無支援的情況下,腹背受敵。堅持抵抗近一個月。二月初,日軍攻佔威海衛炮臺,用中國丟棄的大炮,俯擊港內中國兵艦。並同時派魚雷艇潛入港內,進行偷襲。
定遠艦,丁汝昌和劉步蟾下令移泊劉公島海面,以定遠作炮臺繼續頑強抗擊。炮彈打盡,劉步蟾下令沈艦後,自殺殉國。衆多水兵跳海自救。老三也是這些跳海水兵的一員。可能由於其他艦艇仍在繼續抵抗,日軍無法注意並射殺跳水清軍的原因,老三於是隨著海流漂了下去。由於海洋有洋流,可能老三捲入暖流中,因此沒有凍死。
大概漂流了有四五個時辰,體力漸漸不支,開始有點昏睡過去。恰巧,在這一帶,尚有零星的漁船在作業。老三被漁民救到了漁船上。這個海域正處在山東省的石島附近的山東頭。同祖父同時被救者,還有其他三名船員,其中兩名福建人,一名廣東人,都曾是當年東洋水師的官兵。
按照大清律法,人在船在,船亡人亡的律條,老三深知朝廷肯定要對他們問罪。由於救他們的船老大姓王,因此,老三從此拜王海興爲父,同他們一塊做起了捕魚爲生的活。
這,就是我們父輩及我們一代,只知自己姓王,而不知祖父何姓的根本原因。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