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翼:直選國民黨主席的意義深遠

羽林翼

標籤:

【大紀元7月18日訊】連日來,被世界各傳媒廣泛關注的中國(中華民國)國民黨黨主席的直選終於在7月16日以“王馬之爭”中最受人們歡迎的馬英九的勝利而劃上了句號。此次國民黨的黨內直選,是一百多年來破天荒的舉動,無論是哪個人當選為國民黨的主席其實並不重要,而最重要的就是國民黨黨內民主取得勝利這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其意義已經超越了誰人當選。

根據臺灣的傳媒報道,這次參與投票的人數有104.54萬人,共設置601個投票所。國民黨黨員總數共有105.73萬人,其中,臺灣島內103.98萬人,海外地區17590人,海外地區採取通信投票。由此可見,此次選舉的投票率是相當大的。7月16日,根據國民黨選務中心最新的數據,馬英九獲得了375056張選票,為全部有效票的72.3%﹔而王金平隻獲得了143268張選票,佔全部有效票的27.7%。

馬英九作為一個臺灣的政治明星,這是眾所周知的了。馬英九為什麼能在選舉中獲勝,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乏與馬英九的個人魅力、從政經驗等有著很大的關系。與前一次連戰競選國民黨主席相比有所不同,上一次隻有連戰一人作為競選人,可以說這也是與香港特首的選舉一樣是“自動當選”,從嚴格的意義上講,對連戰那次投票選舉不能叫做真正意義上的國民黨主席直選。隻有這一次,在相互形成競爭對手的條件下的直選才是真正的國民黨主席直選。

這次選舉的順利進行並取得勝利,其所具有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國民黨在中華民國的政治舞臺上不可能回到獨裁道路上去。這不僅是指國民黨黨內獨裁,同樣也指國民黨演變為一個現代民主政黨執掌國家(中華民國)政權這一層面上去。也就是說,國民黨不可能重回到兩蔣時代的一黨專制上去了。在此,我們可能還得感謝那些曾經為了臺灣的民主事業而努力的人們,特別是那些在“美麗島事件”中不懼危險的英雄們。是他們不折不撓的精神激勵了很多人加入為民主自由而戰斗的行業,同樣也迫使蔣經國在晚年不得不開放黨禁、報禁,還人民以自由。從而為臺灣後來的民主進程打下了基礎,直到2000年成功地實現了直選中華民國總統。

其次,國民黨黨主席的直選同樣是臺灣民主自由的勝利。不難想象,如果沒有臺灣的民主政治架構,國民黨也不會作出黨內民主,以適應作為一個現代民主政黨的需要,從而參與角逐執政臺灣的這一事實之中去。國民黨之所以走到了今天,這是也民主作為一種機制所產生的必須結果。因此,沒有臺灣現存的民主現狀,就不可有今天的國民黨主席的直選,不是國民黨願不願意實現直選,而是客觀現實迫使其這樣做,否則,國民黨就隻能永做在野黨或者解散。

再次,國民黨的黨內民主的實現,是對大陸中共專制獨裁所扇的一記響亮的耳光。我們都知道,中共在最初與國民黨爭奪政權之時,一貫打的就是民主的旗號,這些在共產黨的《歷史的先聲》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了。然而,可笑的是,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大陸不但沒有真正實現人民民主,就連一個中共黨內民主就沒有實現,從“終身制”到“指定接班人”或者是“隔代指定”。如果共產黨內也可能實現直選黨主席(總書記)的話,難道還輪到他江澤民、胡錦濤之流嗎?況且,並且中共還產生過如慈禧一樣的“垂廉聽政”者。

最後,馬英九能夠以壓倒性的票數當選,這可能會出中共的意料,北京更希望王金平當選主席。看看馬英九吧!這個後起之秀的政治明星,據說其有強烈的“反共意識”。不過,持這一說法的一些人,可能認為是這樣,馬英九對中共一手制定的“六四大屠殺”有一種特別的“情結”,這種“情結”表現在馬英九每年都會出席有關“六四”的記念會(活動),在2002年“六四”十三周年時,馬英九還在《中國時報》上發表《六四事件與兩岸民主進程》一文,闡述其對六四事件與兩岸民主進程之看法。同樣,馬英九還對被中共廣泛鎮壓的法輪功表示不滿。馬英九的祖籍是湖南衡山,但他確具有強烈的臺灣本土意識,強調臺灣主體現狀。也許,正是由於諸多原因的影響,使得北京對馬英九的未來的走向可能存在一定的擔心,有的人更認為有關連戰與中共制作的“大陸熱”會在慢慢地變冷,也就是說馬英九可能不會象連戰一樣赤裸裸地“聯共制臺”。

總之,我們從此次國民黨的黨主席直選可能認識到,今天的國民黨與昨天的國民黨已經存在很大的區別了,這就是民主自由發展的結果。國民黨的成功經驗何嘗不作為大陸中共的一種參考模式呢?

2005年7月18日@(//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羽林翼:了解真相 拒絕遺忘
羽林翼:燭光之夜
詩:六四,永恆的紀念
羽林翼:也談談陳用林事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