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團結 申奧非夢事
【大紀元7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貝林╱台北報導〕行政院長謝長廷力主二○二○年申奧,遭前總統李登輝質疑可行性,幕僚及官員紛紛高呼不平,強調謝揆任高雄市長時爭辦2009年世界運動會也曾遭中國打壓,但仍成功取得主辦權;且運動應與政治脫勾,中國將舉辦2008年奧運,若要在此再打壓台灣,將不具說服力。
行政院高層表示,謝揆從2月26日到立法院做口頭施政報告時,就已提出二○二○年申奧的願景,當初的想法是延續「健康台灣」概念,希望從環境、心靈及身體健康出發,提升國人對體育的重視。
政院高層並指出,台灣目前的各項重大基礎建設已大致完成,需要更多可以向上提升的東西,而體育活動對文化、國家形象、國民心靈及生活品質的提升,都有明顯的助益,像觀光客倍增計畫,若能因主辦奧運提升台灣知名度、以國際體育賽事等做為賣點,就能有相當的吸引力,這對國家的觀光、經濟都有很大的助益。
幕僚強調,台灣社會因意識形態已分裂太久,台灣人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共同的期待;申奧最重要的是全民的團結向心,當年韓國傾全國之力、上下一心,寧可勒緊褲帶、加稅也要爭辦奧運,全民的向心力及申奧的決心,也占申奧八大評比條件的第二位,因此全民若能團結,透過體育和解共生,二○二○年申奧,絕非不可能的事!
條件不夠 馬上被刷掉
〔記者王元鴻╱台北報導〕爭取主辦奧運有兩個步驟,首先要說服國際奧會執行委員會,才有機會成為「候選城市」,因此條件不成熟而有意申辦奧運的城市,第一關就會被打回票。
爭取主辦奧運是每個國際奧會會員國的權利,國際奧會定下各種評量標準,衡量提出申請的國家、城市主辦奧運的能力,有很多量化的標準,諸如旅館的床位數量、運輸系統負載、選手村和比賽場地的車程、距離等,而曾經舉辦國際比賽的經驗,更是重要的參考依據。
以提出申辦二○一二年奧運城市為例,倫敦、巴黎、馬德里、莫斯科、紐約五大城,各項評量數據都非常出色,主辦國際賽經驗也極為豐富,以獲得二○一二年奧運主辦權的倫敦為例,倫敦於一九六六年辦過世界盃足球賽、一九九六年歐洲盃足球賽,以及每年例行的溫布頓網球賽、倫敦馬拉松等,都是遊客動輒上百萬的大賽。
落選的巴黎,近年主辦過世界田徑錦標賽、世界盃足球賽、世界射箭錦標賽等,馬德里也辦過世界田徑錦標賽、世界跆拳道賽、世界游泳錦標賽,紐約和莫斯科也都是主辦運動賽會非常活躍的國際城市。
申辦奧運必須有萬全準備,如果主、客觀條件還不夠成熟就貿然提出申辦,不僅不能成為候選城市,在國際媒體報導下,反而可能成為負面宣傳,例如印度新德里、土耳其伊斯坦堡等,事實證明,申辦奧運沒有所謂「志在參加」。而以我國過去的經驗來看,想要申辦奧運,本身條件還有待加強。
為爭辦二○二○年奧運,體委會也提出一系列未來可爭取主辦的國際運動,包括亞運、東亞運、世界游泳錦標賽、世界田徑賽、世界體操賽、世界大學運動會等,體委會主委陳全壽是希望藉此累積爭取主辦奧運的籌碼。
台灣過去受到中國打壓,很難爭取到國際正式錦標賽,尤其是國際主流運動項目的主辦權,更是難上加難,甚至連亞洲田徑賽都沒辦過,近年來曾主辦的正式國際錦標賽,只有世界盃棒球賽、世界盃撞球賽、世界大學跆拳道賽、世界大學射箭賽等,都是中國在國際體壇較不具競爭力的領域,其他運動多以邀請賽為主,對於爭辦奧運確實尚有若干困境待突破和努力。
申辦奧運 我有權利
〔記者王元鴻╱台北報導〕台灣雖非聯合國會員國,但擁有國際奧會(IOC )會籍,英文名稱為Chinese Taipei,簡稱TPE,中文為「中華奧會」,享有國際奧會會員應有的權利,申請主辦奧運也是權利之一。
世界各國原本都以「國家」名義加入國際奧會,一九七一年,中國取代我國在聯合國的會籍後,隨即全面性取代我國在國際組織的地位,包括國際奧會,我國的國際奧會會籍兩度遭中止,經過我國奧會控告國際奧會,最後獲得勝訴,會籍才得以恢復。
我國在瑞士洛桑的官司雖打贏,但已無法改變中國取代我國會籍的事實。一九八一年我國奧會名稱改為「中華台北奧林匹克委員會」,就是Chinese Taipei、TPE。也因我國官司勝訴,國際奧會被迫修改憲章,原本各國家奧會在國際奧會中註冊的「國旗」、「國歌」,均改成「會旗」、「會歌」,參加奧林匹克活動以國際奧會「會員」名義參賽。
早在退出聯合國之前,中國就極力打擊我國在國際性組織的地位,一九六○年國際奧會曾建議我國以「台灣」(Taiwan )或「福爾摩沙」(Formosa )名義參賽,一九六○年,我國被迫以「台灣」名義參加羅馬奧運,但以當時的時空背景,國內無法接受以「台灣」名義參賽。
目前IOC會員共二○二個成員,國際奧會近年來對新增會員的認定日趨嚴格,新增會員必須取得聯合國承認,不過,既有會員不受影響。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