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名牌大學生自恃系出名門與現實職場脫節
【大紀元6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趙彥上海特稿)中國知名學府畢業生最近幾年的職場競爭似乎風光不再,多項調查顯示,特別青睞這類畢業生的中國內外企業比例不到三成,癥結在於這些「天之驕子」自恃系出名門就該受到榮寵,可是,頂著名牌的光環與實質表現卻迫使企業退避三舍。
儘管仍有不少大陸媒體在畢業熱季中,吹捧名校畢業生如何受到企業禮遇,或是宣稱還沒畢業就被企業「搜空」,但實際上從北京大學等知名大學的網站校友留言中不難見到言過其實,甚至出現集體求職遭拒窘境。
有媒體說,這個現象早於二零零二年的「北京春季人才招聘會」就已透露警訊,當年一家美國知名跨國企業北京代表處的招聘條件就擺明,「北大、清華畢業生一概免談」,代表處的理由是,因為過去聘用經驗覺得都不成功。
去年底還有一項針對中國化學集團、西安鐵路等中國五十家企業調查,對北大畢業生「印象非常好」的只有百分之二十八,難堪的是「堅決不招聘北大畢業生」的企業高達百分之三十四。
有些台商反映,起初招聘人才的心態都抱著除了名牌大學畢業生,其餘免談,近年完全改觀,一律以適才適任為原則。
江蘇的一家台商幹部說,無法解釋到底是雇用時運氣不好,或是名牌大學生的通病,這些受聘者個個都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而且堅持「三不要」原則,即薪水太低不要、簡單的工作不要、職務太低的不要。
這個現象與另一項中國企業主抽樣調查結果相似,多數企業認為,名校畢業生個人主義高漲、缺乏團隊精神、個性強,更令業主不安的是,這些人擺出「坐這山望著那山高」的態度,所以即使有心栽培,最終只好作罷。
但是,受訪的許多名校學生卻不作如是想,他們認為,社會刻板印象對他們要求太高才是造成他們「有志難伸」的根本原因,例如,才剛畢業就要求具備工作經驗,或要求未經訓練就要展現獨當一面的能力,未免太過強人所難,而且還被醜化為「中看不中用」。
不論如何,難道名牌大學畢業生就這麼一無是處?倒也未必。一名在銀行工作四年現為經理級幹部的北大經濟系畢業生就道出如何善用優勢。
他說,名牌的光環絕對是有用的,但只能當成別人欠缺的敲門磚來用,敲開了職場的門,接下來就完全要看自己的本事和工作態度了。
台商幹部也表明,招聘人才時,確實會覺得知名學府畢業生比較亮眼,但真正投入工作時,名牌與否就無關至要,完全以工作表現來論斷優劣,但也不諱言,名牌大學畢業生的工作表現確實會格外受到關注。
這名幹部總結指出,不論是否系出名門,對一家企業而言,希望擁有的人才及要求應該都是相當傳統的概念,也就是只要吃苦耐勞、肯學習、有見地、肯創新,最終都能創出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