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FDI流往已開發地區 不利全球經濟
【大紀元6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二十八日專電)英國權威財經雜誌「經濟學人」指出,雖然近來外國直接投資(FDI)資金有從經濟成長緩慢國家流往新興國家的趨勢,但整體而言,資金仍由開發中地區流往已開發國家,如此一來將造成全球資金失衡,危害經濟發展。
FDI包含併購、收購及企業在海外建廠,開發中國家政府特別歡迎FDI,因為這代表他們政治與經濟發展受肯定,同時也帶動經濟成長,舉例來說,開發中國家的FDI和國內生產毛額 (GDP)成長百分之一,出口就增加百分之零點四。整體來看,外商的經營成效較佳,待遇也比本土企業高。
隨著美國的經濟情況改善,美國提供的FDI資金達二千五百二十億美元,是全球最大FDI資金提供國,同時吸收大量外國投資資金,不過因為歐洲國家包括德國與法國的經濟欲振乏力,仍無法扭轉OECD國家FDI流入資金減少的趨勢。
中國即是個中翹楚,二00四年流往中國的FDI資金創下五百四十九億美元的新高記錄,但只有十八億美元的資金流出,印度的FDI雖然也快速成長,但無法和中國相提並論。其它如南美和阿根廷,都從經濟谷底反彈。
資金大量流往開發中國家正是美國經常帳日益惡化的主因,今年第一季美國的經常帳赤字占GDP高達百分之六點四,這個現象勢必需要改善。經濟學家擔心,如果全球的經濟過於依賴美國這種進口消費的經濟模式,終將嘗到苦果。
針對美國嚴重的經常帳問題,有人提議減少巨額的預算赤字,同時提高民眾儲蓄率,但是聯邦準備理事會的理事、同時也是經濟學家Ben Bernanke認為,這二種方法都不能解決問題,因為經常帳和預算赤字並不是緊密相關,同時隨著嬰兒潮民眾屆齡退休的人數愈來愈多,儲蓄率也將提升。
Bernanke分析,最近出現的經常帳赤字增加問題,事實上是開發中國家的巨幅儲金大量流出所造成,它不僅造成利率下降,同時引發資產價格快速升值,消費者從「量入為出」轉為「揮金如土」。
為什麼貧窮國家反而將資金借給富有的國家?理論上不應如此。美國布希總統前經濟顧問主席哈伯德(Gelnn Hubbard)解釋說,貧窮國家的金融管理系統欠佳,對投資人的保護不足,加上股市容易因「風吹草動」而下滑,同時銀行對存款人的保障不理想,造成資金流往富有的國家。
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不當也是因素之一,例如中國政府為確保人民幣匯兌,大量買進美國債券,也是資金逆向外流的原因。
「經濟學人」認為,如果FDI的流向正確,是好的發展,但如果由落後的開發中國家過量流往已開發國家,資金失衡,將傷害全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