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費人力不足 台灣污水下水道普及率超低
【大紀元6月26日報導】污水下水道普及與都市發展專題報導─困境篇(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二十六日電)倫敦及巴黎污水下水道已超過百年歷史,經濟高度發展的台灣,污水下水道接管率只有12.40%,僅高於印度和菲律賓,問題出在哪?內政部營建署長陳光雄表示,早期投資經費偏低、各級政府下水道組織及人力不建全,再加上土地取得困難及違建林立,影響用戶接管工程,導致接管率低。
污水下水道與道路、橋樑及排水設施都是城鄉基礎建設,世界先進國家大多配合度市發展,同時施設污水下水道,例如英國倫敦及法國巴黎污水下水道已超過百年歷史,目前仍在使用,也為當地民眾帶來優質的環境品質,許多知名機構也將污水下水道接管率當作國家競爭力的指標之一。
但經濟進步的台灣,高科技業傲視全球,但歷經數十年的污水下水道建設,接管率慢如牛步,到底是遭遇到哪些問題,導致推動困難?
陳光雄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指出,台灣早期僅重視經濟發展,污水下水道埋設在地下,不像道路對生活便利性有立即影響,因此,並未像道路、路燈及雨水下水道等配合度市計畫辦理。
由於污水下水道一般人「看不見」,他表示,其實污水下水道建設是地方自治事項,工程費用很多,但是很多縣市都不作。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蔡堆也提到,縣市首長四年要選一次,污水下水道工程進行可能超過四年,包括污水收集、污水處理及污水排放系統,施作起來效果不明顯,地方首長常因不易展現政績而不配合。
蔡堆引用數據指出,台灣投資在污水下水道的經費比例偏低,金額約佔國民生產毛額的0.03%到0.18%,但日本每年卻佔國民生產毛額0.4%到0.7%,「日本下水道普及率比我們高,預算是我們的十倍多」,他認為,過去經費不足也是造成無法全力推動的原因。
除經費低之外,陳光雄說,各級政府下水道組織及人力未健全也是原因之一;蔡堆說這是「先天不足」,長期以來各縣市政府多未設置專責單位及專業人員,欠缺推動動力,雖經宣導協調,各縣市已陸續成立下水道課,但基層人力仍嚴重缺乏,不足以全面加速推動。尤其污水下水道,如不是專業專職,也無能力策劃建設。
不過,陳光雄說,現在縣市政府「醒來了」,願意進行污水下水道工程,卻又「有心沒力」,他指出,行政院在近幾年大力推動污水下水道建設,由於台灣都市已高度發展,地下管線密佈,遷移費時,必須耗費高額經費,污水管線佈設困難,加上都市管制欠佳,違建林立,更造成接管困難,接管普及率提升仍十分緩慢。
蔡堆則以「後天失調」來形容問題的難度,污水處理廠常因土地所有權人不願提供土地或廠址附近居民反對,廠址位置無法確定,下水道系統無法定案,延宕工程進度。
民眾視污水下水道為嫌惡性工程,抗爭不斷,擔心污水處理廠、截流站附近房地產下跌及臭味等二度污染問題,並要求回餽金,阻撓施工,抗爭不斷。
先進國家大多配合度市發展,同時施設污水下水道,蔡堆提到,早期台灣都市規劃未考量佈置污水下水道系統,也未納入建築管理規範,民眾對污水下水道欠缺認識,導致接管建設困難重重。
此外,台灣都市計畫區,未預留下水道設施位置,加上違建林立,後巷堵塞,管線不易施工,如重新設置污水下水道及辦理用戶接管工作,必須拆除違章建築,困難重重,影響整體污水下水道系統推動。
曾擔任過台北市建管處長的陳光雄舉台北市當時接管的例子,他說,「違章建築不好處理」,像老舊違建拆除,就得跟民眾好好宣導,告訴他們不是要全面拆除,要拆部分以方便接管,民眾才會同意市府拆建。
台灣地區除北高兩市外,家庭污水包括廚房、浴室、洗衣污水多未經處理後排入排水溝,影響居家生活品質;如污水流入河川污染水源,會使河川水質嚴重惡化,據環保署調查,台灣遭受污染河川佔33.78%,其中生活污水佔總污染量的46.5%。
為此,污水下水道工程的興建其實是刻不容緩,除政府單位大力推動外,民眾也應深刻了解,生活污水已影響生活環境品質及水資源利用,必須儘速解決,而提高污水下水道的接管率,不僅可大幅提升生活品質,確保民眾健康,更可提升國家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