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準尿毒症狀態 避免終身洗腎
【大紀元6月2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台灣洗腎比率全球第一,其中又以雲嘉南地區發生率最高,引發醫界重視,呼籲民眾應注意「準尿毒症狀態」臨床表現,趕緊就醫檢查,以避免終身洗腎。
台灣尿毒症患者每年健保花費約兩百五十億元,衛生署公布今年十大死因中,腎臟病名列第七,共有四萬多人長期洗腎。台灣六個健保分局洗腎透析人口發生率,以雲嘉南地區所在的南區分局最高,且上升趨勢明顯,2002年時每百萬人口還只有三百四十四人,到了2003年,竟暴增為五百一十四人,高出台灣平均值甚多,目前原因不明,醫師研判,除部分民眾忽略疾病警訊外,也與濫服來路不明藥物有關。
目前全國共有十九家腎臟保健推廣機構正推廣「護腎檢查三三制」,對象是洗腎的六大高危險群,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六十五歲以上老人、蛋白尿、有腎臟病家族史、長期服用藥物者。
嘉義聖馬爾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蔡宏斌表示,即使現在尚無腎臟功能不良的警訊出現,危險群民眾也應該「每三個月檢查尿液、血壓及血肌酐酸等三項指數」,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蔡宏斌表示,腎臟病是隱形殺手,往往到了末期才產生明顯症狀,因此許多民眾已身處「準尿毒症狀態」卻渾然不知,若未及時治療,恐須終身依靠洗腎或換腎,以維持生命。
「準尿毒症狀態」即「泡、水、高、貧、倦」,包括泡泡尿(蛋白尿 )、水腫、高血壓、貧血與倦怠等五種症狀,一旦出現上述症狀又查無原因,應立即找腎臟科醫師,檢查是否腎臟出了問題。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